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3.时间的魔法 上(1/2)

“为毛过完冬节假期就要考试呢,而且放完寒假回来还要考试,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度过一个假期了啊!不说考试我们还能做朋友啊!”

“没办法啊,学校老师也不想这样,谁喜欢过年的时候还要想着考试出题的事情啊。》頂》点》小》说,.23x.可是这是州牧大人亲自定下的死命令,就算是胡校长也吧!”

“小麟,你听我解释。你一定要听我解释。”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你再这样小心我现在就去找颜老夫子,告诉夫子他布置的作业你一个字也没动,所以如果你把作业交上去了,一定是不知道从谁那里抄来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我的作业。”

“英雄,请收下我的膝盖吧。”

对于普通人而言,冬节过后意味着这个年度的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暂停的阶段,虽然现如今并州境内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城郊的乡民已经开始习惯于在冬天的时候承担一些工作已赚取外快补贴家用,或者为春节后忙碌的新一年做更多的准备,但经过千余年固有的思想却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打破,冬节过后并不算短的冬季对大多数人而言依旧是以悠闲的节奏为主基调。

只不过这一点唯独对于在并州官学上学的学生而言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感觉。

这段时间反而是他们最为繁忙的时候,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如此。

大概正如那名出身官学的学生所说的那样,因为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曾经经受过太多类似的考验。所以李书实很是恶趣味的将这些曾经经受过的“磨砺”一并扔给了官学的总校长胡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书实的所作所为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比如每年两个学期的一头一尾都需要进行很正规的考试,就让那群连假期都过不好的熊孩子们暗地里不知道诅咒了这位提供了这个想法的李书实多少次。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虽说学习在李书实的努力下已经基本做到了普及,但条件却异常苛刻——毕竟治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得很,可不会花钱养闲人,更不要提诸如天赋人那个啥权这种东西。别说李书实了,就算是那些乡老和各家族的掌舵人也会对这种东西嗤之以鼻。

如果考不出好成绩。不能升学倒在其次,但是若不及格的次数太多而被学校开除,就算有钱人家可以通过金钱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依然会因此受到乡里老少的鄙视,除非他有能力证明自己只不过是在学习上缺乏天赋而在其他地方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并获得成功。

可就算如此,在这个由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所开创的社会环境中。同样弥散着着与未来相似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仰,就算是那些开疆拓土的将军,又或者是置业有成的商贾,还是奇思妙想精益求精的匠人。也都会在成功的路上或者成功之后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品味,以融入到把持着这个社会话语权的知识阶层。

所以李书实的这种做法并不会引发读书人的反对,甚至某些激进者对于这种淘汰制度很是欢喜,就算是穷苦人,经过这一番淘汰后留下的也必然是精品。哪怕是东汉末年这种已经有了门阀政治发端的时代,人们对于真正的英才尤其是学识很高的英才还是会报以极大的尊敬。

比如家道中落父祖都只能在家种地的郑玄,又或者是同样家道中落家中曾经极为贫寒差点冬天就没衣服穿的贾逵,或许有些人会因此他们的出身而轻视他们,但对于大多数人和整个社会的舆论而言,显然将他们当做是这个社会最值得尊重的那群人当中的一员。

前者成为如文宗一般的人物,而后者的儿子更是成为极为看重出身的司马氏政权中的权臣。

不过只要想到传说中的贾南风,李书实忽然有种是不是要把某人的儿子偷偷干掉的冲动。

所以就算熊孩子们再如何腹诽抗议,但是李书实所倡导的考试制度却从来没有被取消的迹象,反而经过数年的实践,评分的标准一步步细化,让老师们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们的努力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水平,让一票不太热爱学习脑子又不够聪明的熊孩子们更加叫苦连天。

当然,按照这个时代的理念,官学“迫害”学子们的手段自然不仅仅只有考试这一个途径,比如每年夏秋两季根据当地情况都会有一个或两个为期十天的假期,便是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已经消失很久了的所谓“农忙假”,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学校便会组织各级在校学生到田间地头帮助那些农民们完成这一季的收割工作,晚上的时候高年级的学生还要组织当地百姓举行一些读书识字的教学活动,让那些百姓知晓由李书实牵头,程昱等人参与,苏小萝莉、胡昭、司马防、皇甫嵩领衔主编的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虽然还,就算如此竟然也能拿到一个还过得去的分数,比上如李白这样的自然不足,但却也绝对不会出现在夫子需要说教或者严惩的成员名单之中,若是不出大问题,毕业后混个小吏也是可以的。

当然,能够与李白相交莫逆显然这宋麟倒是不会就只有这样一点点本事,或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帝锦天下 穿越之魅惑妖娆 能穿越的我该怎么浪 超强教官 契阔成说 猎艳邪尊 乱世书 问鼎修真路 快穿之女配逆袭路 大明帝国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