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12节

---

重点讨论一下关于“真”的问题。

不知是否看过日本电影?在这部黑泽明导演的电影中,总共只有九个人物:樵夫、强盗多襄丸、武士的妻子真砂、武士、女巫、行脚僧、婴儿、杂工和捉住多襄丸的衙役。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这部电影中罗生门下那个汉子的评论似乎可以作为总结:“人都自以为老实,都把对自己合适的话当作真话,而把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才心里舒坦。”可不是吗?人们说谎,往往并非有意说谎,而是真的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心理陷溺在需要中,就会启动一种机制,能把自己不肯承认的事情,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忘记掉,修改掉,以求得心里舒坦。(以上引自百度)

真相无关人的意识而存在。所以,“真”不是自我认知,而是客观存在。只有认清真相,忠于真相,才能得出正确认知。

但问题在于,人皆有逃避责任、抬高自己的倾向,人们在观察、记忆真相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选择性地遗忘一些东西,再添加一些谎言。并且经常会成为“自我认知”中的“真相”。也就是说,人记忆中的“真相”往往是谎言,只是谎言比例有所不同。

若人人忠于真相,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与攻讦要少得多,因为根据真相,人们大致会按照真相的逻辑,得出相近的推论。即使有分歧,其距离也因离真相接近要小得多。但只要有人用谎言替代真相,那么通过虚假的真相按照逻辑演绎下去,会产生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由谎言引发的认知一定是错误的,根据其作出的决策也是错误的;而且,在一件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掺入了谎言,在其后的发展中,必须制造一连串的谎言,并经常导致欲盖弥彰、越描越黑的结果,最终纸里包不住火,当众出丑。这种例子,即使在本楼中也并不罕见。

作为一名普通人,鼠辈也具备人的一切弱点。但经历很多次撒谎所带来的损失后,鼠辈开始认识到每个决策必须忠于真相。当然因观察角度和认知能力局限,片面性难以避免,但撒谎可以避免。所以鼠辈在文中说,“能不撒谎就不撒谎”,要求员工具备“理想和诚实”两大品质——这也是鼠辈对自己的要求。这并非鼠辈道德品质好,而是因为鼠辈屡次承受过撒谎付出的高昂代价——哪怕是所谓“善意的谎言”。

真相只有一个,但真相永远是残酷的。接受真相非但需要理智的头脑、客观的角度、多方的了解,还需一颗强大及安全按的心灵。但你不能不接受真相,因为只有接受它,才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仍是那句话——这无关道德,关乎利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帝君控:小妖乃神族 冷宫开局签到葵花宝典 花都特战狼王 龙之影纹 这婚是离不成了 神医郡主:种田打天下 嫡女狂医:腹黑邪皇独宠妻 有鬼来袭 重生天龙之虚竹 儒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