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晚宴(四)(1/2)
由于是上元夜,水馆之中同样悬挂了很多样式各异的花灯供众宾客观赏,当然少不了猜灯谜。这里的灯谜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一开端作灯谜的人就把猜灯谜的对象对准了过来参加宴会的诸位才子。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开端变得热络起来,不断的有人作出一首首有关上元佳节的诗词,场中陪侍的歌姬们也随即就弹唱了出来。场面在吹拉弹唱之中愈发有了聚会的热烈气氛,才子佳人相得益彰,倒也算得上长安城中能够大小说的一个晚宴了。
水馆之中宴会的全部场面还是比较温和,当然也有吃醉了酒坐在那里说三道四的,四周的人只当作是醉话,没人在意。也有人对着在旁边陪酒歌舞的那些艺人指指导点,言语颇多调戏之辞,但没有人敢动手动脚,不像平时在平康里那种聚会的场面。这些歌舞姬由于很多是玉真公主府上的人,另外从外面请来的人也都是在她们那种圈子中间有头有脸,名气比较大的人,对于这种场合应对自如,所以过来参宴的人举动倒是很是规矩。
有些人在作诗,而有些人在猜灯谜。
猜灯谜倒是被这些所谓的才子们玩出了不少的花样出来,固然都是猜灯谜,但是终极还是要有个对赌出来。
坐在水馆靠近人工湖畔的一处灯火通明之处,十数人聚在一起正在打赌,边上是被仆人们从别处拿过来的十个花灯。
“于兄,不如我们就以这十个灯谜决个输赢,输的人要自罚三杯。”
说话的人是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叫做唐方远,是往年长安城中新崛起的才子。据说是往年来长安参加科举,谁知道误了日期,赶到长安的时候测验的日子已经过了。没有措施,只好滞留在了长安。虽说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难免心中沮丧,但是这唐方远却看得开,说“天生我才,不过是时运不济错过了时间,来年唐某是必中的”,倒是没有把误了测验的事情放在心上。
往年一年在长安不断参加各种诗会酒宴,几乎每次参加宴会又会有不错的诗词出来,唐方远的名气倒是迅速的流传开来。这次也是被邀请参加公主府的晚宴。固然这一年在长安名气渐生,但是向大唐高官达贵、名人学士行卷的时候却屡屡碰壁。
所谓“行卷”就是筹备参加科举测验的士子将自己平日里的诗词编辑成卷,往跟握有实权的王侯将相进行自我倾销,以期让这些人宣传自己或者进步自己的著名度,进而在科举测验中增大自己中举的几率。
唐方远在接到公主府的请柬的时候确实惊喜万分,认为自己竟然有朱紫赏识,以后借此机会能某个好的前途。谁知道过来一看创造除了自己还有长安城中很多的青年才俊,自己跟这些人被邀请来也不过是一个平常的聚会罢了。
固然心中有着些许扫兴,但是唐方远依然在宴会之上四方应酬,颇为生动。唐方远一开端也作了首诗,是写上元花灯的,倒也得到了众人的赞美。随后又猜了两个灯谜,唐方远看着四处悬挂的灯谜摇了摇头,在他的眼中这些灯谜都没有什么新意。
唐方远正感叹时,边上的人群中间喝彩轰然,看过往时,本来是有人解开了难倒不少才子的灯谜。
猜出灯谜的是于是之,近二十六七岁样子容貌。于是之也是长安城中久负盛名的才子,与天宝元年中举,位列三甲,然而官运并不畅通,现在不过是在长安县做一个小小的幕僚,倒是颇不如意了。这两年在长安城中名气也开端渐渐衰落下往。
于是之被邀请了来,倒是抱着看热烈的心态,今晚也没有出手作诗。在看到数人被一个灯谜难住了,才试着出手,没想到终极竟然巧得答案,四周人都拱手夸奖了。
唐方远走过往,拿过谜面看了看,确实要比自己看的那些难上不少。唐方远想了想,才创造这答案竟然是暗躲在谜面之中,一般人很难会想到的。
唐方远做过来的时候,四周众人上前打招呼,看到唐方远在看刚才于是之猜出来的灯谜,问道:
“唐兄,这个灯谜你认为如何?”
唐方远拿着谜面,用另外一只手弹了弹笺纸,笑着说道:
“很好,倒是唐某今晚看到的最难的灯谜了。”
“若是唐兄来解,怕也难不倒唐兄了。”
唐方远笑了笑,没有说话,神情之中流露出自然难不倒自己的意思。
边上有人说道:
“些许灯谜,固然对我等来说是难了些,不过那里能难得倒唐兄。”
“这可不必定,现在是于兄猜出来的。若是于兄没有出手,谁知道今晚会不会有人猜中。”
“你猜不中不代表别人就猜不中。”
“你不也没有猜中,现在答案出来了,当然所有人都感到这灯谜没什么。刚才怎么没有人猜到。”
倒是为了一个灯谜争执起来。
有好事之人说道:
“不如这样,今天诸位正好在场,水馆之中灯谜还多,我们就比一下看谁猜的灯谜多。胜的一方可以提出条件来,负的必须照办了。”
“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妻迷心窍
推棺
明月出天山
鬼武士玄石
天庭通讯录
穿越大秦当暴君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帝少追爱:女王别想逃
全球进化
替嫁王妃想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