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再领圣命(2/3)
子带兵出征,就我朝来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一个是孝,一个是忠,臣子可以夺情,但太子是不是可以夺情?百姓们却是议论纷纷,难有定论。>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太子出征,湖广的献贼肯定猖狂不了多长时间了,连建虏和闯贼都不是太子的对手,何况献贼?>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门门口。>
林欲辑黄道周等人还跪着呢,绯袍青袍,乌压压一大片。>
奉了崇祯帝的命令,东厂提督王德化和次辅陈演,都到现场劝说。大部分的官员都在劝说下撤了,只有黄道周林欲辑等极少数的倔脾气,依然跪在午门前不肯起,而王德化可没有什么好脾气,一声令下,锦衣卫和和东厂番子们一拥而上,架起几个老先生,将他们硬生生地抬离了午门广场,黄道周等人拼命挣扎,带哭带嚎,但却也无济于事。>
……>
黄昏,宫中传出消息。>
崇祯帝下旨,令驸马都尉巩永固为募款钦差,御史马嘉植为督饷钦差,一同南下,为大军筹集钱粮。>
听到消息,朱慈烺微微松口气,一切都如预料,在湖广军情紧急,粮饷匮乏之际,派遣钦差南下,到富庶的江南去募款,是朝廷唯一的选择,虽然驸马都尉巩永固没有全部但当,只得了一个募款钦差,但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马嘉植,在朝中一向是两袖清风,为人刚直,有“马面王”之称,令他为督饷钦差,倒也是恰如其分。>
当然了,也是因为督饷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不但得罪人,而且难以完成任务,也就马嘉植这样的憨直,才会主动接受这样的苦差事。>
……>
抚宁侯府。>
抚宁侯朱国弼校场归来,又在营中忙乎了一阵,傍晚回到府中时,府中已经坐了两个客人,却是兴安伯徐治安和新宁伯谭弘业。两位伯公是来向朱国弼恭喜的---能随太子出征,南下扫荡流贼,在两人看来,是朱国弼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朱国弼表面高兴,心中其实却有点不耐,因为他清楚知道两人的来意。>
在太子抚军京营之前,京营是勋贵的天下,挂了名,勋贵子弟们就可以领取国家的饷银,却什么也不用做,连操练都不用,但太子抚军之后,这些尸位素餐的勋贵子弟都被一扫而空、没有了营生,没有了正式的国家承认的职位,这些勋贵子弟连同他们的长辈,都觉得空空的,仿佛是被挖了根,因此,都挖空心思的想要返回京营。>
听闻英国公和抚宁侯被陛下任命为京营协理,尤其是太子辞去京营抚军,专心守孝之后,这些人都觉得机会来了,于是纷纷涌到两家的府上,请托关系,希望能重返京营。>
都是世交,一个个又都送来厚礼,朱国弼实在舍不得往外推,毕竟发行国债,他可是出了一万两银子的,于是就和英国公张世泽商议,安排了十几个勋贵子弟重返京营--虽然太子殿下临行有规定,各项制度齐全,但制度都是人执行的,张世泽和朱国弼动不了精武营,但在其他营,却也是有一些上下其手的机会。>
当然了,勋贵子弟也都根本不想去精武营,谁都知道,精武营是要打仗死人的,他们想去的是善柳营和右柳营。这两个营一向留守京师,最是安全。>
而照他们所愿,张世泽和朱国弼也成功的安排了他们。>
但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这么快就重返京营,兴安伯徐治安和新宁伯谭弘业心中忐忑,担心自己的子侄再被扫地出门,继而连累到他们自己,所以今日一是来祝贺,二是来是探口风。>
好不容易将他们两人打发走,朱国弼一个人正在正堂里,皱着眉头想心事。>
经过这段时间的京营协理,他已经知道,太子治军极严,即便他和英国公是世袭的勋贵,也得遵守军中的规矩,一点都不能马虎,而在太子辞去抚军,专心守孝的这段时间里,他和张世泽也试图想要撬动一下京营的规矩,给自己“扩权”,不过却失败了,并不是因为蒋德璟的顽固和坚持,而是因为太子辞去抚军之前,就有所布置,尤其是精武营,从上到下都是太子的亲信,他们两个勋贵干着急却也插不进手。>
平常如此,战时恐怕就更是如此了,这一番随太子南下平乱,在旁人看来,是镀金的好机会,朱国弼心中却是忐忑,兵凶战危,太子又是一个冷面无情的人,当初在京营治军,除了杀人就是杖毙,对他们勋贵可是一点都不留情,跟随南下,就一定是好处吗?如果出了什么漏子,会不会被太子严厉处罚呢?>
朱国弼越想越不安,披衣而起:“备轿。”>
夜里,朱国弼的轿子离开抚宁侯府,往襄城伯府而去。满京城,朱国弼觉得,也就襄城伯能给自己出一点主意了。>
……>
太子府。>
朱慈烺正在灯下沉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成农门娇美小福包
仙侠大反派,我被仙子包围了!
岁月沉淀的沧海
名门暖婚夫人请饶命
总裁的闪婚强爱
玉笙亭
打造传媒女王
爱你如初情如故
嘉佑嬉事
医婚撩人,一不小心爱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