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章 夜郎(1/2)

钦点点不信佛,在佛塔外面转了一圈,就出城去了。行宫距离隋原城较远,而且听说那儿有卫兵把守,不许外人进入,于是他们就直接往旧城去了。

鉴于隋原城的兴盛繁华,她原以为旧城只是比新城规模小一些,建筑年月久一些,应该也是十分热闹的地方,但是到了这里,她只看到一片荒芜,零落的枯树,与一块一块的残垣断壁,冷清,寂静,如同一个坟场。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地方,南齐的百姓生活安乐,即使是小七那样的穷人家也有结实的屋子住,但是这里,许多人家只有一面避风的墙,他们就在这里生活……

“我说不来吧,你非吵着要来。”少年把手举起来,枕在脑后,闲闲凉凉的说:“真不知道这儿有什么好看的。”

“我也不知道这里是这样子啊……”说话间,一群孩子从侧面冲过来,这么冷的天,他们身上就披了一块麻布,露着一半肩膀,光着脚丫。钦点点停在原地,看着他们跑远,怔怔出神。

少年走着走着,发现她没有跟上,回头见她在发呆,又走了回来。“这地方自古就是战场,地底下埋的尸体都地面上的屋子高。你别看着这些人可怜,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狠,不知杀了多少齐人。”

“可是他们都是老人和孩子……”战争早就结束了,齐国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什么他们却还……

亡国之奴。

这四个字跃入脑海,此时,她方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

齐国战胜了,她可以看到胜利带来的繁荣,可是对夜郎人来说,却是国破家亡之恨。国家可以灭亡,土地可以易主,但他们却永远不会成为齐国的子民。

“别傻站着了,走吧。”

旧城中央有一块空地,一位婆婆坐在高台上,环绕她的是一群年轻的妇孺。她们似乎在为什么事祷告,气氛十分低迷。

也是这会儿,钦点点才发现,这座城里没有一个男丁。

“齐人!滚出去!”

一粒石子飞来,伴着童稚的怒喊声。

少年帮她挡住了石子,对着小孩子瞪眼。“你再扔一下我就把你的脖子扭断!”

小孩子吓哭,跑回到妈妈身边。

“你干嘛吓唬小孩子啊!”钦点点用力打了他一下。

“我不这样她会害怕?”

“凶一个四岁大的孩子,很长脸吗?”钦点点狠瞪他一眼,跑过去向小朋友道歉。“对不起啊,刚才那个哥哥太凶了,我教训过他了。”

孩子的母亲搂着大哭的女孩,一下一下抚摸她的头。钦点点见她不愿与她交谈,又说了一声对不起,准备离开。

“咳咳……”

钦点点听到孩子的咳嗽声,停了下来。

孩子的母亲惊吓的捂住孩子的额头,碰触到滚烫的温度,慌忙抱起女儿跑到婆婆面前。婆婆查看了她的脸色,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孩子的母亲绝望的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其他的妇人纷纷向天祈祷,伏身磕拜。这时,钦点点看到高台下面用草席盖着什么东西,想起刚刚那位母亲的反应,马上意识到那是什么。

城里的孩子染上了一种病。

“喂,走了。”少年不耐烦的催促。

钦点点没有理会他的催促,又跑了回去。“这个孩子,可以让我看看吗?”

孩子的母亲停止了哭泣,呆望着她,片刻,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婆婆。婆婆沉思良久,点了点头。

钦点点获得许可,立即抓起了孩子的手,她的掌心密布着许多像疹子一样的红点。看完了手,她又让孩子的母亲帮忙,看了一下她的嘴里面,也起了一样的疹子。

“婆婆,这位嫂子,我不是大夫,没学过医术,可是我师父是很厉害的大夫,我见过她给人治过这种病。”钦点点面容凝重。“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就让我试试吧。”

城里突然出现这种病症,感染的多是孩子,城中唯一懂医术的婆婆治不了这种病,她们只能看着孩子们慢慢死去。

她说,她有办法治。

在场的妇人都拿不定主意,把希望寄托于年迈的婆婆。

婆婆叹了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问:“你能治得好她?”

“我不能保证。”钦点点如实回答。

“……”

孩子的母亲好似不愿放弃这一线希望,眼巴巴的望着婆婆,盼她点头。过了好一会儿,婆婆才说:“那就试试吧。”

她小时候跟着师父外出行医,当时那个镇子也是暴发了很严重的传染病,得病的不止有孩子,还有成年人,病情都是高热,咳嗽,身上嘴里出疹子。她曾见师父用姜蒜等材料煮水,让病人喝下,迫使疹子发出来,再用针挑破,敷上土豆片。等到疹子结痂,烧也就退了。

她不太记得师父当时还用了哪些药,但却记得她帮着大人削了一大锅姜,有这一味主药,应该就可以了。

钦点点把煮好的水喂小女孩喝下,她的反应相当剧烈,大哭大闹,用力抓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唐朝遗梦 艺术治疗师 时光不负韶年华 神级插班生如墨似血 盗笔:大佬?不,是死的太多 三国:鬼背郭嘉,虎牢关手撕吕布 综艺之谐星传奇 战狼下山 烧天火 祸国美人,倾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