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的奇迹(1/3)
参加过李副书记给他们举行的接风宴后,吴浩他们随即被安排到了酒店休息。
当然了,酒店的条件肯定没有乌市的好。但在这种几万人的地方,能有这个条件就已经不错了。至少干净舒适,和一般的商务标间没什么区别。
下午三点,吴浩他们一行人在李副书记安排的人员带领下开始在铁门附近的农场参观考察。
一圈考察下来,看到的景象着实让他们收获颇丰。一种是传统农业方式,其实也就是最早开辟建设的几座农场。
基本上就是先在荒漠中种树,将荒漠圈成一块一块的区域。待树木成活壮大,也就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而这个被圈出来的区域则是被种上了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等农作物。
这也是整个西疆农场中最常用的方式,以这种大面积粗放型农业为主。事实上这也符合沙漠地区的实际情况,毕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精耕细作是很难实现的。
第二种则就是十几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大型喷灌式农业技术。
大型喷灌式农业,其实就是使用喷灌技术为种植在荒漠干旱贫瘠沙土中的农作物补充水分。而且还能根据这些喷灌的管道,源源不断为这些农作物提供肥料或者是杀虫防治农药。
喷灌技术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花洒喷灌方式以外,其实还有网格高架式喷灌技术,以及中心支轴式喷灌技术。
我们坐飞机经常会看到西部荒漠中有一块块十分规整的圆形绿洲,这就是大型中心支轴式喷灌技术所带来的成果。
虽然喷灌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引水渠浸地灌溉要节水很多,但还是有着自己的缺点。
比如喷灌只能将水和肥料喷灌到农作物表面,而沙漠地区比较干旱,气温高蒸发量大,喷灌到表面的水分很容易被蒸发掉,很难滋润农作物根系。
尤其是在沙漠这种干旱环境下,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所以对于如何更加高效的运用水源来进行灌溉,这成了大家都在研究的课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刚刚建国不久的以斯列,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避免长期依赖于进口,以及可能出现的粮食饥荒问题,以斯列斥巨资用11年时间竣工了145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
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技术和沙漠改建进展缓慢。当时以斯列大部分的领土都是沙漠地区,所以水是改建沙漠的命脉。
可在这样一个干旱沙漠地区,水源十分紧张。民众生活用水都的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