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霍仲孺(1/2)
在候府的好处之一是衣食无忧,候府按时按点提供一日两餐,作为骑奴,卫青也穿上了黑‘色’骑装,虽然是普通布衣,穿在卫青身上却显得干净利落,整个人看上去愈发显得雄伟,跨马跟随公主车驾走在街上,时常获得众人的瞩目。-- *小说&
待在侯府,第二个好处就是一家人从此生活在了一起。母亲因此笑容舒展,姐姐们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兄弟而‘挺’起腰杆。大姐君儒年龄最长,府中仆人小厮不凡有人对她大献殷勤,可她都瞧不上眼,所以至今也没有婚嫁。
倒是二姐少儿和一个常来候府的县府小吏霍仲孺对上眼了。这个霍仲孺是平阳本地人氏,也是生在小康之家,读过几年诗书,为平阳县府书吏。这几年,平阳侯府和县府的钱粮‘交’接事宜就由他来处理,和当年的郑季是一个角‘色’。
霍仲孺屡屡来到平阳侯府公干,逐渐的和府中众人都熟悉起来,自然而然结识了府中作‘女’仆的卫少儿,两人都值青‘春’,自然相互吸引。
这霍仲孺生的十分标致,兼之知书达礼,自然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少儿一见之下,就十分钟情,加之少儿也是风姿卓越,百里挑一的好相貌,霍仲孺有意大献殷勤,一来二去两人有了男‘女’之情。
卫少儿和霍仲孺年纪相当,相貌标致,是很相配的一对璧人,两人的‘交’往也非常融洽,很快就‘私’定终身,偷偷行了周公之礼。本来这事儿到这里也‘挺’好的,但谁料到霍家得知此事后却强烈反对。
霍家虽然眼下不过是小康之家,但骨子里却自视极高,自认为是耕读传世,书香‘门’第,断然不许自家长子迎娶一个奴隶为妻,就算是少儿退而求其次,愿意做侧妻为妾,霍家也不愿接受。
古老的奴隶制度终结于‘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蓄奴的情形在秦时基本已经消失,但这种习惯却一直残留了很久,直到汉时,富贵人家依然有家奴。家奴的生活状况已经有了好转,但人身依附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奴隶是最底层的贱民,比起辛勤劳作的自由民,奴隶的身份是一种耻辱的象征。
奴隶的身份限制了少儿的阶层,要突破这种界限比登天还难。深受礼教等级思想影响的霍家,接受不了一个奴隶作自家媳‘妇’儿。尤其是霍仲孺的老娘,反对的更是尤为坚决,甚至以死相‘逼’。
面对家人如此剧烈的反映,霍仲孺并不想多做抗争,自小读圣贤书的他,忠孝义深入其心,而且他也不是个有魄力的男人。风姿卓越的少‘女’吸引他,让他如痴如醉,可当真正得手了的时候,这种吸引力就急剧下降,甚至成了一种负担。
人世间的男子大抵如此吧,总会为美‘色’所吸引,也总会为获得满足而厌倦,这是人的本‘性’,不是‘花’心或者薄情。
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也许,外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但最终让人惺惺相惜,不离不弃的,只有来自心灵深处的共鸣。
不知道霍仲孺和卫少儿算不算得一对有情人,但他们却不得不就此风道扬镳。霍仲孺还在平阳县府做他的书吏,而少儿依然在侯府为奴,自此咫尺天涯,再未相见。
这段不成功的感情对少儿打击很大,更大的麻烦是这段情感还有一个结晶——少儿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
霍仲孺虽然一表人才,却也是个绣‘花’枕头,不敢忤逆家人的意志娶她,甚至连他腹中的骨‘肉’也选择不管不顾。
少儿伤心‘欲’绝,却也无计可施。卫青兄弟几个不忿之下,找霍仲孺理论,谁知霍仲孺懦弱不敢相见不说,他的老娘还出面将卫家兄弟一番羞辱。
男‘女’之事本来就说不清楚,何况两人是你情我愿之下发生的事情,所以霍仲孺不主动承担责任,卫青等也束手无策。
卫‘女’眼见‘女’儿步入自己的后尘,也是肝肠寸断。恋爱中的‘女’人就是没有理智的,如飞蛾扑火一般,明知会粉身碎骨,却又不管不顾,一头扎了进去。
卫‘女’没想到事情发生的会如此突然,等她意识到不好的苗头,想要制止的时候,已经晚了,少儿的肚子再也瞒不住了。
事到如今,卫‘女’也知道无法挽回,只好悉心照顾怀孕的少儿。少儿受了这么大的打击,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忧郁怪癖,大家也不敢过多责怪她。
好在候府里未婚生子者不少,大家也见惯不怪,少儿并没有应肚子大起来而受人欺凌。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也慢慢恢复了些气‘色’。
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的长大,有了心跳,有了胎音,有了动作,这种奇妙的感觉‘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不管她愿意不愿意,这个孩子都将如约而至。
这个孩子生下来后被叫做霍去病。没有人会料到,这个不期而至的孩子有一天会让他的名字响彻整个世界。初生的孩子身份尴尬,卫‘女’只好自己亲自收着,而少儿不得不忙活府中的琐事。
卫‘女’为少儿的事‘操’心不少,眼见卫青也到了该婚嫁的年龄,就四处张罗起来,为卫青留意,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小撩精之反派皆是裙下臣
靠近女领导:靠山
暴君的炮灰男后[穿书]
九品仙路
我和萌尸有个约会
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
王妃,快到碗里来
天生赢家[古穿今]
都市之神级修真
潮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