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 文理辩论(1/2)

一次班会,张莱同就把文理之辨,提到了班会上,当场引起了激烈讨论。

张莱同说道:“都安静,同学们,我们自动分组,有谁赞成文科好,自动成组。有谁认为理科好,也可以组织起来,成为正反两方,我们即将展开文理大辩论。

当时邹华一方站在了文科一边,以邓风为首的一方,站在了理科一侧。

因为邹华平素里,不太合群,故而他这一方显得稍微势单力薄,不过邹华也不在意。

这一边,以邓风为首,石雨,肖蓉,沈江等等,倒是人马众多,声势浩大。

张莱同宣布:“辩论开始,请邹华同学讲讲文科之优势。”

邹华说道:“从古至今,唐诗流传几百上千年,而古代流传下来的理科技术,又有多少?”

当时石雨反驳道:“文科的东西,虽然源远流长,可是对社会的贡献,仅限于陶冶情操,所谓饱食者为之。而理科的诸多技术,却能改造社会,叫大家都尝到科技的甜头,岂不是理科胜过了文科?”

邹华说道:“我觉得反方答非所问,我所言的是,理科流传下来的技术,又有多少?”

肖蓉说道:’九章算术,欧几里得原本,阿基米德很多定理,都流传至今。“

邹华说道:’时代是变迁的,想来这些原本,定理,到如今还能有多大的应用?“

石雨反驳道:‘那么,反问正方,你说唐诗流传了几百上千年,又对现在的学习,有何指导意义呢?”邹华说道:“我觉得反方在偷换概念,我说的是唐诗流传年份久远,即是说唐诗文化生命力之强。而反观理科技术,能有如此的强劲生命力吗?”

邓风说道:‘理科的应用,在于叠加效应,日积月累始成大道。所谓量变积累质变。“

邹华说道:‘还是那个问题,唐诗可以穿越千年,而理科哪种应用,可以穿越至今?“

石雨说道:“我也想问正方一个问题,是不是说穿越了千年,时间流传越久,就越有价值?“

邹华点头。石雨反问道:“那请问,一个几百年前的一个辘轳井,也是否很有价值呢?”

邹华说道:‘当然有,这个辘轳井简直是个文物。“

石雨说道:‘那么请问,这个辘轳井,是文的,还是理的?“

邹华说道:“这个表述,我觉得有问题。辘轳井固然是古人在理科上的建树,但是延续至家,其理科上的价值,早已经被其人文价值取代了?”

邓风说道:“既然说到人文价值,那么这里请问正方,文艺复兴时期,先崛起的是哪一科?”

邹华说道:“当然是天文,数学,接着是文艺。”

邓风说道:‘请问正方,你觉得文艺复兴时期,是理科的贡献,还是文科的贡献,对于整个文艺复兴触动更大?“

邹华说道:“诚然,是先有天文数学的兴起,才有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当然也不可否认这些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重大奉献。但是,后来崛起的达尔文,米开朗琪罗等等大师,也贡献很大,不可抹杀。但是归根结底,无论是物理学的伸展,化学的开拓,数学的崛起,最后都被总结为文化的变迁,哲学的兴起更是将其中无数变迁融为一体,所谓文为先,即起于哲学。”

石雨说道:‘请问反方,哲学是否可以解释现代的一切问题?“

邹华说道:’自然。“石雨说道:‘那请问外星人是否存在,哲学能否解释?”

邹华没想到她有此一问,一时楞了一下。

石雨追加道:“百慕大三角洲的秘密,可否用哲学诠释一下?”

邹华猛地灵机一动,说道:“存在即合理,这些都可以解释更为复杂的问题。”

石雨说道:’你觉得地震合理吗?海啸合理吗?雪崩合理吗?’

邹华算是感受到了来自石雨的频频责难,一时稍显语塞。

张莱同插口道:‘有点跑题了,从文理各自的贡献大小,怎么一下子拐到了文艺复兴?还提到了地震海啸和雪崩呢?“

邹华说道:‘那好,我把问题细化一下,究竟是文科对历史推动大,还是理科对历史推动大?“

肖蓉说道:‘那么,我具体到某一件事,比如五胡乱华,你认为是管理不当所致,还是其他原因?“邹华说道:“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伦不类,希望休整问法。”

石雨说道:‘我方修正目前的问法,就是说在五胡乱华的起因上,是文治管理出了问题,还是理性思维推动而成?“

邹华说道:“当然是文治管理出了问题,进而出现激烈矛盾,致使胡人南下。”

石雨说道:“可是,有人调查考证,其实马镫的发明,大大推动历史进程,这才是胡人持续作战,南下侵略的一个主要支撑,正方可有意见?”

邹华说道:‘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胡人南下进入中原,攻灭西晋,有气候的原因,有西晋王朝的内斗的原因,有胡人聚居不散而饥饿难挡的缘故,岂能都归结于马镫这件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农门安宁 陛下有所不知 附身空间 [末世]吃货狐狸搬仓纪事 捉妖不如谈恋爱 妖孽王爷宠入骨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卿本佳丽 逆天仙尊 鬼医嫡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