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邻家客栈(1/2)
石三一边走一边看着驰道两边的景致,很多年之前的某个时候这些景物也曾经在他眼前展现,之后的岁月里这些景物就只能出现在他的梦境之中了。
驰道的两边的大柳树是多少年之前就曾经挺立在那里,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传承千年的美丽诗篇,甚至就是在边关军镇的老军汉都能时不时的冒出一句。
巨大的阴影毫无征兆的出现在石三的头顶上,石三心里稍稍一愣现在距离天黑还有段时间,就在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疑惑的抬头看过去,一大片灰色的城墙突兀的出现在眼前。向左看过去,高大的城墙一直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向右看过去,极高极厚实的城墙竟然也是消失在迷蒙的烟尘里。
仅仅是一眼竟然看不清楚这城墙到底有多长,那这座大城到底有多大?
看着远处熙熙攘攘进出城的人群,石三眼中闪过一丝炙热:
“帝京殷都,我又回来了!”
他在心里默默的呐喊,握紧的双手似乎更能表现此刻他激动的心情……
帝京殷都作为天下第一城自然不是浪得虚名,高大的城墙像是忠诚的守卫一般守护着城墙之内数百万的人口。四面城墙共计十六个城门依旧不能满足每日来往进出城门人们的需求,不得已京兆府只好再次将每面城墙上再次加修一座城门。尽管是这样每天在城门前面排队等待进出的人们依旧是排起长队,在城门前长长的队伍渐渐就成了殷都城的特色。
石三随着队伍的人流慢慢的向前挪动,一直等到快要黄昏的时候才挤到了城门口。城门口的军士满头大汗一丝不苟的检查进城人的行礼包裹,虽然大夏帝国民风彪悍就是在等待翻捡的百姓也不时的小声咒骂几句,似乎并不畏惧这些军士。而那些军士对于百姓的抱怨也只是笑笑便不再多说什么。不过倒是没有人不接受查验直接闯进城门,帝国律法森严即便是京中大员进出城门都要受到查验。
兵部的文书、阳关城的公函一一递上去之后,对面站着的那个军士才发现这少年竟然是自己的袍泽而且文书上面还详细的记载着石三从军的战功。军士也变得随和起来,甚至隐隐还有些恭敬。大夏帝国重视军功,像是他们这些人在城门口负责查验的军士除非是遇到敌兵围城或者是抓捕反叛之外根本没有获得军功的其他途径。
见军士看着自己背后的两柄长刀微微皱眉,石三陪笑小心道: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当年的先祖……”
“刀在人在是么?”
那军士打断了石三的话:
“省省吧,这话我可是天天都能听到。赶紧解下来解下来,别那么招摇好不好?”
说着指着石三手里的包裹说道:
“这里面是什么?都要打开。”
石三解下背后的长刀放在一边,把包裹打开的时候那军士的脸色变了,拓木弓静静的躺在包裹里面很显眼,油亮的弓身,紧绷的弓弦,绝对是一件杀人越货的利器!
最终,石三还是进到了帝京殷都城。不过背后的那两柄长刀被收进了包裹里面。而拓木弓也被卸下弓弦一起包裹在里面。
大夏帝国以武立国民风彪悍,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要是身上没有几件合手的兵刃这比抢了他们的银钱还要难受,所以官府对这些事情还不在意。
即便是殷都城,兵刃的管控也是相当的宽泛。佩剑不佩刀,弓弦分离。唯一的一条就是禁绝军弩,除此之外没人在乎你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兵器。至于你进城之后是不是把长刀从包裹里拿出来或者是把弓弦上到弓身上,根本没人在乎。京兆府不管,有司衙门不管,兵部不管甚至就是大内的皇帝陛下都不在乎。
“要是有人想要造反,一根棍子就能把朕的脑袋砸烂。可若是朕的百姓富足安乐,就是有人想要造反百姓也不会跟随他!”
这是当年有官员提议禁绝民间兵器的时候太祖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虽然都市大白话但还是赢得了天下臣民的一致欢迎。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官员们就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个话题,或许他们都是在为天下百姓的富足安乐而努力办差吧。
殷都的夜丝毫不亚于它白日里的热闹,两侧的灯火将平坦的街道映照的像是白天一样,街上的行人更是来往不绝。
街边摊贩高声的吆喝声更像是一曲曲动听的乐曲,叫人不得不驻足看看这摊子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东西。那边铜锣声起,一阵阵喝彩声是因为杂耍艺人高超的技艺叫众人赞叹,似乎没有看到那个站在眼巴巴站在自己眼前等待这收钱的伙计眼睛里都快要冒出火来。
酒肆门前的伙计也在高声吆喝着,手里的白毛巾挥舞的像是一道流星招揽着过往的客人。酒楼里的划拳酒令声,茶肆里的人在高声谈论着今天早朝的时候某位大员说了什么话被陛下呵斥诸如此类的话题。
石三慢慢的在街上走着,看着帝京殷都的繁华,感受着自己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繁华。但是还不等到他穿过前面的横街,不知道什么人大喊一声一下子从四面八法蜂拥而出无数的百姓将前面的十字街堵得严严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重生之情陷
超能眼镜
邪王在下:兽性大小姐
养女锋芒一一尤物嫡女
吴北
医剑双修
神魔
盛世娇女:将军,妾要休夫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绝世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