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中原大战之始(1/2)

第五十九章中原大战之始

1930年的上半年的中国可是一点都不平静啊,事情的源起于蒋总司令密命令韩复榘逮捕阎锡山,就如同去年蒋桂开战前密捕白崇禧一样。

早在元旦期间,蒋总司令就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以气节廉耻为立国之本》的文章,大骂反对者“以投机取巧为智,以叛乱反复为勇,气节堕地,廉耻道丧”,杀气腾腾的教训反蒋派,使正在督师河南的阎锡山心有余悸。

1月13日,前往郑州参加军事会议并准备履行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就职仪式的阎锡山,在突然得知蒋总司令命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逮捕自己的密令后,连夜逃回山西太原,下定决心要倒蒋!

就在阎锡山返回太原后不久,蒋总司令就派人赶到太原,请阎锡山补行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就职仪式,不知道是没发现阎锡山知道了密令的事情,还是当没发生。

而阎锡山则在就职仪式上发表公开演说,提出要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明确反对蒋总司令的独裁统治和武力政策,并公开指责蒋总司令是引发内战的根源。

于是阎锡山在电报里面与蒋总司令展开了长时间的对骂,他历数蒋某人的罪责,同时也在为自己出兵,寻找一个借口,为战争作舆论准备:

2月10日,阎锡山以“礼让为国”为辞,通电要求蒋总司令下野。

3月13日,又授意其部下商震通电劝阻阎锡山辞职。

3月14日,李宗仁、张发奎以及冯系将领鹿钟麟等57人联名发出了拥护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的通电。

3月21日,阎、冯又联名发出倒蒋通电。

4月1日,阎、冯、李宣布就职。

全国各地大小军阀纷纷发表通电,拥护讨蒋。

在中国,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有了这个名义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

再说另一方面,蒋总司令从一开始,就认为阎锡山不可靠,在解决了河南的作战之后,蒋总司令便任命韩复渠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并没有给阎锡山任何好处。

同时蒋总司令更是认为西北军已经溃不成军,对自己构不成任何的危险,在华北和中原地带,只有阎锡山的晋绥军,才能够对蒋总司令构成威胁。

此刻的蒋总司令,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一场空前的大战,已经悄悄在山西酝酿起来,这一次各路反中央军,打破之前的恩怨,完全联合到了一起。

还有一点,后来让所有人不明白的是,被阎锡山坑害两次的冯玉祥,竟然又和阎锡山坐上了一条船,最后又被阎老西给坑了。

范杰虽然一心在蚌埠训练部队,但对外界时局变化的关心确实一点也没放松下来,现在他手上拿的正是冯阎联军公布的作战方略:

李宗仁的桂系,编组为第一方面军,调十万兵力,由衡阳出击长沙。

冯玉祥的西北军,编组为第二方面军,二十六万大军兵分六路,沿平汉线攻击。

阎锡山的晋绥军,编组为第三方面军,二十余万大军兵分六路,控制津浦线。

石友三部编组为第四方面军,兵发济宁,会攻济南。

阎锡山等人内定张学良的东北军为第五方面军,张学良任海陆空副总司令,不过他们也清楚,张学良是不会加入他们之中的,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张学良保持中立,那天他们就已经知足了。

刘文辉为第六方面军总指挥,何健为第七方面军总指挥,樊钟秀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但是在作战之中,第五方面军是没有任何作战人物的。

在部署之中,阎锡山的晋绥军,是负责控制津浦线,北可攻击华北,南可攻击南京,东可攻击胶东半岛,西可攻击陇海铁路。

但是就范杰手上的这份东西看来,阎锡山的做法,完全是在保存自己的实力,真正与中央军死磕的,是冯玉祥的西北军。

范杰很不看好这次联军的前景,虽然他们公布的人数确实比中央军要多得多,可是内部的问题太多了。李宗仁的桂系能否在广东陈济棠与一部分中央军的攻击下保住广西老巢,而在外作战的桂军能都及时攻下长沙,攻下武汉,几次战斗下来,湖南的何健并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何健会不会反咬桂系一口,这些都很难说。

而北面西北军与晋绥军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前几次阎锡山的背叛对西北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西北军上下怨念很深。

这一次双方合作全靠冯玉祥一手将矛盾压下,那么在战局有利或者战局不利的时候,会不会有扯皮甚至构陷之类的事情发生。

西北军很穷,战事拖长的话,阎锡山是否真心愿意不停的拿出资金来充作西北军的军费,任何的犹豫和延迟都会造成极大的后果,他们可不是蒋总司令,手上有几省的赋税支撑。

范杰认为可能在战事前期,形势对中央军不利,可时间越往后,联军内部的问题暴露出的越多,以蒋总司令一手拿官,一手拿钱的手段,冯阎之间不出问题才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九零初 擒个狼君来种田 江了一个湖 血色江山录 情趣翻天 混迹花街:谁的青春不璀璨 都市佣兵之王 特种教师(起点) 音随心动 横刀夺爱:夜少的野蛮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