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分水岭(3/5)
看,南方缺货的理由恐怕是成立的。>
但与这大公无私的借口相比,这大腹便便的家伙自己私下再加价卖掉的可能性更多一些。>
不管怎么样吧,反正这次的价格就是定的行价了。>
既然都是狐狸,互相就不演聊斋了,一手钱一手货,又是一百六十八的利润入手。>
宁卫民自己拿了八十,又额外照顾了张士慧一次,给了他八十八。>
而综合来看的话,至此为止还没出二十天呢,三宗生意玩儿似的做了下来,张士慧欠下的外债已经还清了。>
他是终于能够松上一口气了。>
这年头儿,人就是这样的,寅吃卯粮的事儿,没人愿意干。>
再穷,不欠债也能活得心安理得。>
反过来就不行了,老想着债主子心里可不踏实。>
为此,张士慧是专门请了宁卫民在新侨饭店的“三宝乐”搓了一顿儿啊。>
背后里,他也彻底跟刘炜敬交代了自己努力的新方向,更没少摆宁卫民的好儿。>
女人嘛,最在乎的几乎都是未来的稳定,刘炜敬对这件事的看法倒是狠简单的。>
她觉得只要张士慧不赔钱,又没风险,不用跑南方去玩儿命,就心满意足了。>
能不能挣钱真不太在乎,哪儿还会有不满意的。>
结果就是因为这种间接产生的信任和好感,反倒让她也不知不觉成了一个编外业务员。>
平时不但心照不宣的周全宁卫民和张士慧的小动作,主动帮他们打掩护。>
而且还非常意外的在本月月底,帮宁卫民和张士慧又接了一个大单。>
敢情那天是宁卫民休息,张士慧夜班,刘炜敬上早班。>
中午轮换着吃饭的时候,有两个青海矿山上的客人要退房回青海。>
刘炜敬默默的给他们办手续,因为需要等前台会计吃饭回来,才能退押金。>
那两个客人就抽着烟聊起天儿来,互相颇为沮丧的唠叨起这几天在京城的遭遇。>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趟京城什么都办好了,偏偏美中不足。>
答应帮矿上两个头头代购的两台彩电买不到。>
也不知道回去会不会让头头们不高兴。>
结果刘炜敬心里一跳,踌躇了半天,看前台还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