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七章 醉酒(2/5)
真正的饮者,懂得鉴赏酒类的老饕,绝对不能知晓。>
所以还不单是阿兰德龙没见过了,哪怕是店里的那些酒客,甚至是宁卫民,能认知其中一两种的也没有。>
真是难为康术德是怎么找来的,居然这么全乎。>
最有意思的是,康术德还说这些酒不但可以独饮,还可以把这些露酒掺和在烧酒里一起喝。>
康术德告诉大家,说过去旧年月到了夏天的时候啊,许多酒客沽酒就是一斤白干兑一些露酒,红的,绿的,煞是好看。>
这岂不是说明,中西方在饮酒上其实相差的并不远,过去的京城也有鸡尾酒啊?>
这番言论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觉得加倍的有趣。>
甚至于现场就有几个酒客在旁看热闹,结果看眼馋了的,非要掏钱买上一杯也要掺着尝尝。>
好嘛,连康术德也没想到,他就当着大家伙说说过去的典故,居然还能拉动店里的生意,让酒客们产生额外的消费 。>
然而这还只是其一,别忘了,这个大酒缸除了康术德,还有张大勺呢。>
这位在宁卫民看来,无疑是食神级别的大师级人物,今天其实一直在后厨忙和着,在品酒会进行了有一段时间才露面。>
但这老爷子绝不会是默默无闻之人,所给予这场品酒会的增持可是相当了不得。>
因为首先所有酒中,张大勺个人所贡献出了三种酒,那全是极为稀罕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这场品酒会的压轴之物。>
第一种,是殷红的枣子酒,>
这个酒不上档次,选料用的是几种京城所产的枣子。>
但口味却是很特殊的,枣香重,甜度高,好喝的很。>
据说酿酒的方子是来自于紫禁城内北端和西端“廊下家”的太监。>
过去酿造这种枣酒出售给五六品的穷京官,正是这些下层太监不多的捞外快的法子。>
而此酒因为有官员的文气加持,在京城也曾一度小有名气,被人叫做“廊下内酒”,简称“内酒”。>
第二种,就是腊白玉兰酒了。>
这种酒据说是光禄寺的良酝署下辖的酒醋局,根据通州竹叶青的法子,专为宫中女眷所制。>
虽是烧酒,但绵柔清雅,口味偏甜,度数也较低,最是适合女子不过。>
尤其加入玉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