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明算账(4/6)
是你觉得合适呢,到时候只管答应他就是。反过来,要是我错了,妈走眼了。卫民最后给你的条件,你觉得苛刻,不满意,那咱们就不做。而且你以后想在这里做什么,妈都不管了。由着你自己拿主意。怎么样啊?”>
听江念芸这么说,沈存含糊了。>
竟然是这样的吗?>
这才是华夏人的商业模式?>
居然是这么文明的吗?>
不知不觉,他望着窗棂,听着外面的风声,想得出了神。>
…………>
江念芸把话说的满有把握,她看宁卫民也确实没看走眼。>
像大年初四的中午,宁为民在坛宫饭庄宴请各个工艺品厂的厂长和老师傅们,给大家分发他从日本带回来的礼品。>
大年初五的中午,宁卫民又为了康术德专门设宴,邀请扇儿胡同2号院所有的邻居们在坛宫相聚。>
顺便也借此机会,正式介绍松本庆子和江念芸母子和这些老邻居们见面。>
这都足以证明宁卫民是个珍重感情,把人情放在金钱之上的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江念芸的看法也未见得就全对。>
因为她的话用于分析真正的客观现实还是有待商榷的,并不能一概而论,多少给沈存造成了一些误导。>
毕竟沧海桑田,如今共和国已经不是她所了解的民国了。>
过去华夏商人的传统,在这块土地上早就因为种种原因消失殆尽了。>
这个年代的共和国,其实已经没有几个正经的买卖人了,大多数都是新生一代的生意人。>
他们急功近利又崇拜西方,所以他们信奉的恰恰是西方的那弱肉强食,恨不得吃干抹净的一套。>
而宁卫民只是因为有缘结识康术德,才成了这么一条漏网的小鱼儿。>
甚至就连他也是个两面派,一面菩萨,一面罗刹。>
何况老话说得好啊,一样米养百样人。>
即便是同样的华夏人,同样是京城人,同样是打美国回来的,思想和三观也可以南辕北辙。>
总是有人上道,有人不上道。>
有人大度,有人心窄。>
有人明礼,有人无礼。>
有人知恩图报,有人却小肚鸡肠。>
有人放眼未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