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放眼长远(2/6)
,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改革和科技的新鲜味道。>
随着京海、科海、四通、信通等几十家科技企业相继出现,让“两通两海”成为了这个时代,这条大街的特殊符号。>
尤其是一个月之后,中关村将要正式被划归为“京城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这就更预示着,京城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即将迅速扩大,这里会承载更多高新产业的“根据地”。>
只不过目前落户于这条街上的高科技公司,多是以倒卖进口电子元器件为主要业务方向,多大多都是以中间商营业部的形式出现的,而且规模并不大。>
尤其因为销售的产品价格昂贵,每个公司每日来询问的人虽然不少,但每个月不过几万块,十几万元的销售业绩。>
哪怕此时已经大量开始生产自主研发的汉卡,在港城开办了分公司的联想,也依然显得单薄而寒酸。>
总的来说,这条街还是以大集交易的形式出现的。>
由于计算机办公远未到普及的程度,人们的思想意识存在着局限性,而且关键性指导政策尚未出台。>
目前就连这里的从业者,都有很多人,不是很看好自己行业以及这条街的未来。>
这里的高新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品牌形象,以及经营场所上来看,都给人以一种土得掉渣,像极了江湖骗子的感觉,>
所以,这就给宁卫民和他的人,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投资机会——这里的租金低得可怜,大可以在此跑马圈地,领先所有人率先发力。>
而宁卫民在注册了一家贸易开发公司后,第一步的计划,就是要在这里率先开办第一家正规的电子市场,而小顾就是这个项目的执行代理人。>
宁卫民给小顾下的指令也很明确。>
让他先在中关村大街上找一个适合办大市场的地方签个长约。>
然后就大兴土木,办个合法合规的正规市场。>
防火、防盗、防欺诈,保质、保量、保安全,都要做到位。>
宁卫民不多的要求就是签约时间起码十五年起步,最好临街,地方够大。>
至于怎么才能尽快盈利,这个问题暂时不要考虑。>
因为只要租金够低,大不了还能当仓库用的,宁卫民自己的关联企业就能消化掉。>
总之,绝不会无谓的闲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