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灵光再现(2/8)
要想在当地建立起的人脉,找到靠山,那是件极其费精力,费金钱,费时间的事。>
宁卫民不知道杜阳和潘龙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居然能获得承德避暑山庄的大力支持,在人家园区里开办饭庄。>
但他确信,他们在承德能创办出如此的局面并不容易。>
所以一旦把承德这个分店丢了,那再建一个差不多的可就难了,这才叫得不偿失。>
更何况宁卫民从承德分店上也看到了杜阳和潘龙的能力。>
他还指望着他们这两个开拓性人才继续再接再厉,能尽快去沈阳,把沈阳故宫的分店建立起来。>
所以保住承德分店并且到期履行自己对他们的分红诺言,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他选择放弃承德分店去换京城的资产,为了承德分店付出极大心血的杜阳和潘龙很可能会心灰意冷的,他还谈什么留住人才?>
反过来只要他安了这两个人的心,也就等于他又拥有了沈阳的分店。>
何去何从,这笔账怎么划算,并不难算得明白。>
还是那句老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宁卫民要做得道多助的周武王,可不想做失道寡助的商纣王。>
所以,在和邹国栋交涉完购买坛宫饭庄遗留资产之事同时,宁卫民就和远在承德的杜阳和潘龙取得了联系。>
宁卫民告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计划,说如果顺利,除了要把餐厅的名字改了,给他们的分红比例再提高五个点之外,其余一切照旧。>
具体经营权还是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只要财务情况正常,宁卫民不作任何干涉。>
可以说,这是“封疆大吏”的待遇了。>
而对此杜阳和潘龙的回应也很积极。>
大概从分家的事情闹起来起,他们就想过了自己的未来,铁饭碗和下海经商之间的取舍。>
此时纷纷表示,如果宁卫民能够保住他们在承德的努力成果,而且还继续信任他们的话。>
那么他们也愿意离开服务局,扔掉铁饭碗,为宁卫民工作。>
当然,除了他们这两个“将军”之外,优秀的基层人员同样也不可缺少,“士兵”和“伍长”同样需要获得应有重视。>
所以相同的时间里,不光是宁卫民在京城这边,就连承德那边的杜阳和潘龙,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