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挨宰(1/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人们通常都会产生感受。

所谓在此山就是利益直接相关者,常常为眼前东西所左右。

总有一缕利益的橄榄枝在你眼前摇晃,遮蔽你的视野,使你看不到整个庐山,所以看不清真面目就是必然的了。

1988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几乎都是这样。

比如日本的关东铁源协会因为了解共和国有多么需要铁矿石,因此恶意腐蚀来购买废钢原料的干部。

阴谋诡计被识破后,这些狗日的不说道歉,居然仍旧持意涨价,敲诈勒索,真是把无耻当成荣耀。

却不知他们为自己日后埋了怎样的雷?

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直接促成宁卫民代表的华夏资本开始涉足日本的废品回收业务的意愿,并助其获得了华夏官方的特需,获批成立了专门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真要过上几年,等到宁卫民做大,恐怕他们就是想再卖给共和国废钢,也没机会了。

再比如天坛的新园长龚明程痴心妄想要操控宁卫民,最后却弄巧成拙,反而逼走了宁卫民。

不但没实现它的最初目的,反而不得不接受宁卫民的离开,以及和皮尔卡顿公司分割财产。

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还有东花市街道的牛主任,见利忘义。

他也不管宁卫民和天坛公园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只考虑街道厂的效益,欣然接受给天坛公园供应料器。

反而却恰恰忘了“葡萄常”的关键秘方掌握在宁卫民的手里,常玉龄常师傅只把这个秘密留给了宁卫民,让宁卫民始终保持着对核心技术的拥有。

说白了,要没有宁卫民供应的关键性原料,料器厂就制作不出那宛如带着霜的葡萄,也就没办法自称是“葡萄常”的料器了。

更糟糕的是,因为国内原材料供给严重不足,而且物价还因为“倒批文”的情况越来越恶劣,一个劲地往上涨,东花市街道的料器厂的生产也深受其影响。

由于库存里的料棍儿越用越少,原材料却迟迟未能找到,这个原本效益可观的厂子,已经有了即将被迫停产的隐患。

而且这么一来,别说厂子没办法生产出供应天坛公园的商品了,就是完成宁卫民需要的东西也做不到,那按照当初签订的合同,是要赔违约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