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变化(2/5)
要知道,这个时期因为集邮热的兴起,买邮票的人越来越多,邮票也越来越抢手。>
如果要想第一时间,购买到邮票公司发行的紧俏新邮,那必须凭证购买。>
而这个证就是个小本本,上面印有“新邮预订证”的字样。>
只有集邮协会的会员才有资格申请。>
每个人的购买限额通常是一套邮票和一枚小型张。>
不用说,用这样的方式去买邮票虽然划算,可问题就是量太小了。>
哪怕办三四个证件又能如何?>
仍旧是仨瓜俩枣儿的手笔,当然是无法满足宁卫民的胃口。>
如有需要,他与其占用时间,去排队买这么几套,还不如加价从那些被普通集邮者痛恨的邮票贩子们手里批量接货呢。>
所以除此之外,宁卫民在邮市上的其余操作,也就是通过低卖高卖,控制猴票价格了。>
说白了,这安全套利的活儿就跟小火儿煸五花儿肉似的。>
既不能让火儿灭了,也不能让火大了,得等着油水一点点被锅底的热度烘出来才行。>
而他的目的,当然并不在于从中弄到的那点小油星子。>
关键还是为了炒好一盘大菜,那就必须让市场通过一个价格区间的筹码充分交换,反复交易,把猴票的价格基础夯实。>
等到所有人都形成猴票只有快涨、慢涨、甚至是滞涨,但却永远不会掉头向下的固有概念后。>
他去拉升猴票的价格,才能得到公众的心理认可。>
至于文物方面的营生,鬼市还可以照趟。>
但因为每天都要去鼓楼训练,时间不赶趟,宁卫民不得不取消了文物商店门口憋宝的内容了。>
不过他也有意外的收获。>
那就是鼓楼和钟楼之间的小胡同里,早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极为隐蔽的旧货市场。>
来这儿的摆地摊的,除了倒腾古玩的小贩。>
也有什刹海和景山附近居民,来发卖家里没用旧玩意的,货源几乎全是北城的东西。>
不但没人查抄,可以安全的从早一直摆到晚上。>
而且抬头是钟楼,扭脸是鼓楼,晨钟暮鼓声中,文化气氛极重。>
宁卫民头一次发现这儿的时候,距离训练开始已经不到十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