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京津两地(3/6)
卑。>
于是对现代的、强大的西方世界,自然而然滋生了更多的仰慕和渴望。>
甚至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她很有点不甘心再浑浑噩噩的活着,不愿回到过去那样平淡的生活中。>
最关键的一次谈话是在返京的途中。>
当时他们一起来到餐车里去吃他们的晚餐。>
由于这趟车的软席乘客寥寥无几,所以餐车大部分餐桌都空着,只摆着花瓶和菜单,很适合聊天。>
他们要了一个辣子鸡丁,一个腌大虾,一个冷盘和酒。>
菜不算多,可三个人吃,已经富富有余。>
正是这个时候,汪大东举起酒杯号召大家,为了调查的圆满结束干杯。>
随后就宣布了最终决定,他愿意投资,在国内尝试开办一家西式快餐厅,而选择的城市是津门。>
“津门?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京城?”>
米晓冉听见就叫了起来,她真的感到奇怪极了。>
“您不是说京城的餐饮环境要比津门好嘛。津门可没有任何做西餐的条件,面包质量不厚,牛肉也不容易买到。甚至没有您喝的咖啡……”>
而赵汉宇也同样不解。>
“舅舅,京城可是首都啊,难道您忽略了这件事的意义?所有政令都出自京城,在京城办店才有可能覆盖全国。您过去不是一直强调经商要有战略性眼光吗?”>
“是的,你们说的都对。”>
汪大东点点头,不急不躁的说。“可搞餐饮是种高风险投资,在共和国开快餐店还没有人做过,我必须得谨慎行事,综合考量啊。”>
顿了一顿,他更详细的解释道。>
“快餐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方便、经济、清洁。而这个行业的兴旺主要是建立在生活形式的改变上。只有外出吃饭的人多了,在家里吃饭的人少了,才是适合这个行业的社会状况。”>
“这一点其实内地的情况普遍不好,无论京城或者津门都一样。内地人们还习惯老少同堂,为了节省开支在家吃饭。其实很不利于我做投资。”>
“唯一可取之处,是内地青年人有充分的好奇心,渴望休闲品味的提升。我注意过,进口的东西总是更受人们的青睐,哪怕一包进口香烟,一块进口糖,也能引发无数人的兴趣。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津门的劣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