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假大方(2/4)
顿公司这边,目前连交易税都是全免的。>
宁卫民顶多把理应交税的钱,留下给公司作好处,账面上就足可以交代过去了。>
那不妨想想看吧,有这两个月的时间差,这小子光卖货,兴许都能把货款给卖出来了。>
这笔生意对他来说,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那到他手里的这批货,跟白给,又有多大区别?>
他舍的这点衣服又算得了什么?>
要不说呢,就这份儿礼送的,他绝对是赚大发了!>
虽然街道办事处的级别是小了点,可那也是政府的基层机关啊。>
仅仅花了这几百块钱,便能获得整个街道办上上下下的好感,能买到一级权力的鼎力相助,难道这便宜占得还小啊?>
再不知足,他宁卫民简直都不是吝啬小气了,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
至于这件事中最关键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宁卫民就能用这么低的价钱就拿到红联厂的货?>
为什么他就可以不受红联厂相关制度规定的五折限制?>
其实其中的诀窍特简单,全靠一句老话啊——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既然任何制度都是靠人来制定和执行的,那变通一下,找个空子钻一钻就好了嘛。>
确实,按照相关规定,作为服装生产企业,库存积压产品只能按五折发卖。>
可同时,对于产品因为意外而破损,企业在处理程序上却有着充分的自主权。>
这就是说,只要红联厂领导首肯,愿意签个字,把一部分产品认定为意外损耗。>
然后打个报告,走个程序,就可以彻底销账了。>
即便是这批产品变得一钱不值,也没人会真正为此负责。>
这点经济损失对接外单的红联厂根本不算什么。>
用企业接外贸订单的利润背下来就可以了。>
说白了,其实这就是一场文字游戏。>
跟宁卫民在斋宫一开始用优惠的噱头、搭售的方式,来卖工艺品,道理是一样的。>
总价不变,只要在项目上和数量上做点花头就好了。>
这一项多报点,那一项少报点,最后一平均分摊,价钱也就下来了。>
还有瑕疵品呢,价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