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蝴蝶效应(2/8)
惯了,已经没有独立自主的勇气了,就想趴在公家的背上活着。>
于是服务局和不少基层负责人之间,就因为这件事闹得鸡飞狗跳,关系紧张。>
由此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比各个单位硬性摊派国库券还严重。>
过去再老实能干的基层干部一旦被点名要求带头,就都成了敢掀桌子的怒目金刚。>
而过去下基层一直被奉若上宾的服务局干部们,无不遭受冷遇白眼,被视为要砸人饭碗的酷吏。>
瞧瞧,国家求着个人去发财,给出了相当的优惠和扶植条件,都没人爱去。>
奇怪不奇怪?>
于是没办法,碍于推行艰难,底下的这些人大有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趋势。>
服务局只好进一步放开承包条件,也允许基层职工毛遂自荐来承包小店。>
原有负责人,如实在不愿尝试的,可另行安置岗位。>
这下可倒好,基层职工倒有不少人愿意试试。>
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安分的投机分子,笃定国家不可能真让店黄了。>
一琢磨虽说自负盈亏,可自己花的是国家的钱,头上还有公职呢,没什么实质风险。>
能混个经理当干嘛不干?>
那就阎王爷玩小鬼儿,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还有一些是只想好好做事的正牌人,不会也不屑拍马屁。>
这类人有点能力,早对店里人浮于事意见大了,早就盼着自力更生,翻身农奴把歌唱。>
甚至还有一些是受基层员工推举的老实人。>
大家只不过是对原有经理怨气太大,盼着能随便有个人把原领导换掉罢了。>
谁当头儿都比过去强。>
不用说,这样一来,就成了破局的关键。>
各个小店的原有负责人看到自己面临着要被取代的局面,难免阵脚大乱啊。>
于是勉为其难的有之,灰心丧气决定让贤的有之,改旗易帜顺应大势的有之,跟服务局摆功劳讲条件的有之,甚至用匿名信报复领导的有之。>
最终,承包制就在这样的乱糟糟的环境里,在各色人等不同的反应里,艰难的启动推行了。>
毫无疑问,这是特殊时代才能提供的历史机遇。>
很多的人都是误打误撞,机缘巧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