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钞票上门(1/7)
京城的花灯以宫灯最着名。>
宫灯是宫廷装饰特有的产物。>
清代宫灯的制作均由皇宫内务府造办处统一管理,需要时把工匠召进皇城。>
哪怕至今,故宫中的养心殿、坤宁宫、长春宫及颐和园等,也都挂有那时的制品。>
就像听鹂馆和北海仿膳里的宫灯,大多就是旧有之物。>
至于不足的部分怎么办?这些宫灯的维修又怎么办?>
没关系,京城有专制宫灯的厂家。>
虽然该厂在历史中一度消失,曾在1969 年改产电子元件,更名为京城元件七厂。>
可1972 年随着国家出口产品换汇的需求,恢复宫灯等手工艺品生产。>
该厂再次更名为京城美术红灯厂。>
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啊。>
这家美术红灯厂虽然从五十年代起,每年都能创汇数十万美元。>
同时还肩负着维护京城皇家园林现有宫灯的业务,甚至还有为天安门制作红纱灯的业务。>
可这家厂子最为辉煌的时候,也不过是1957年的时候,拥有过从业人员三百八十二人,自有资金十四万元。>
如今哪,就因为国内业务需求量太少,外贸口卡脖子又太狠,完全不受轻工局的待见了。>
再加上老艺人越来越少,退休之后,根本招不上人来。>
厂子规模已经缩减到了六十人不到,跟作坊差不多了。>
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怕都有美化的嫌疑。>
可反过来负担却不少。>
书记胡宽富,厂长许平治,现在成天价都得跟找他们报销医药费的老工人们玩儿躲猫猫。>
还得为了厂里的各项开支发愁,反复跟算盘打交道。>
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得以身作则勤俭节约,那混得惨透了!>
就别说什么公款吃喝了。>
他们唯一能沾厂里光的茶叶,标准都降到两块二一斤的花三角了。>
(注:花三角是在揉捻一序中筛分出来的茶叶,质量较差)>
这还多亏今年茶叶供过于求,降价了呢。>
否则也就喝不起花茶,只能换没人爱喝的南方茶了。>
没辙啊,再怎么说也是领导,有身份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