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一时瑜亮(5/7)
皮尔卡顿店面——这个被宁卫民抛出的条件,却深深吸引了他们!>
再加上乔万林把宁卫民促成此事的功劳夸到了天上,没少在许副区长面前替他美言。>
还把街道厂的几身服装,以及赶出来的三个品牌专营店设计草图,让区领导们眼见为实。>
于是乎“宁卫民能够顾全大局,实在懂事”的念头,便逐渐在许副区长的心目中成形。>
“天桥商场很有可能同时拥有六个时尚服装品牌”的观点,也像蜂蜜对熊的诱惑一样,让重视社会效应更胜于经济肖秀英的区政府领导们没法不心动!>
所以最终,区政府领导班子还是统一了意见,作为一种回报和值得尝试的风险投资,给宁卫民开了绿灯。>
就这样,宁卫民如愿以偿。>
他自己的服装品牌借此登堂入室,终于可以撤出地摊儿的销售渠道了。>
转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在重文区最大百货商场里专售的高级服装。>
在这个信息有限的年代,只要他把店面装修和人员培训,按照皮尔卡顿的模式复制出来。>
老百姓就很容易从感官直觉上认为,他的服装也是国际大牌。>
说白了,这小子自己的几家专卖店,就是浑水摸鱼的存在。>
今后在天桥百货商场,会一直以皮尔卡顿公司为对照物,沾公司的光。>
他的职务让他能够像一株爬在大树上的藤蔓那样,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尽情享受着皮尔卡顿的养分和荫蔽,从而活得滋润无比。>
此外,天坛百货商场的底商也完全成了宁卫民的囊中之物,任凭他随意规划拆分。>
租金还给的特别低,政府给了两年优惠期,三年定租期。>
头两年一平米一个月才十块钱,之后的三年一平米十五块钱,不会涨价。>
这更是给宁卫民美坏了。>
他大概算了算尺寸,天桥百货商场一层大概两千平米。>
把一圈儿的底商拿下来应该在一千二百平米左右,一个月不过一万两千块啊。>
要是六家服装品牌均分,合着每家二百平米的面积才两千块钱。>
哪怕到了1990年,也才一万八千块。>
这也太合适了。>
要不是怕吃相太难看,他转包出去交给个体户摆小摊,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