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津沪两地(5/5)
瞧这数儿有多吉利。>
如果单从收益率上来看,他很可能是这拨牛市里沪海收益最高的第一名了。>
不过有点可笑的是,“朱三万”坐看邮市暴跌,除了必然的庆幸之外,他内心还充斥着对宁卫民的感激。>
他居然认为都是靠宁卫民的“好心”提醒,自己才能躲过一劫。>
甚至感动得等不及宁卫民再来沪了,主动打了个长途电话到京城,问宁卫民的境况,怕他沦陷在这场灾害中无法自拔。>
虽然电话里,从头到尾没提到一个“钱”字。>
可老朱的言外之意,却隐隐有要当“模子”,可以给宁卫民提供一定经济资助的意思。>
模子就是楷模。>
八十年代的沪海刚刚流行一句话,叫“做模子是痛苦的!”>
因为做这种人,往往要割肉放血,又叫“吃痛”。>
反过来,山东人的算,沪海人的算,沪海人在经济上的态度,却是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
沪海人有出名的“三不借”嘛,老婆不借,身份证不借,钞票不借。>
在沪海生活,可以没本事,但必须会算,俗称“门槛经”,又叫“刮皮鬼”,是处世第一功。>
沪海人甚至能算计到“一鸡三吃”,用洗脸水冲小便,洗菜水冲大便,淘米水洗碗的地步。>
哪怕沪海的戆大也是“门槛贼精”,最大特色是“戆进不戆出”。>
所以老朱的这种人情温度可真是让人太意外,也让人太暖心了。>
这就让宁卫民在结束这通电话后,还真是替老朱全身而退高兴,同时也不免有点汗颜和惭愧了。>
忍不住心里嘀咕,这位也太实诚了点,怎么比京城人还局气呢。>
他到底是不是沪海人啊?>
瞧这事儿闹得,这不是让我卖了,还替我数钞票吗?>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u777.)国潮1980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