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轿中诊病(下)(2/4)

皇帝,但也执国近二十余年,什么事情看不透。”

“先生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他老人家都知道了?”

“当然不会全部知道,但两个皇子斗法,部员大臣各为其主,他老人家却是看得真真的。”

“先生是说,阿玛对我们的争斗是默许的,就是要看看谁有统御天下的才能,将来才会传袭大位。”

“安排爷们办差,查看几位爷的才能是肯定的,有些争斗也是默许的,圈养的老虎,放出来也没有虎性了。不过皇上对阿哥们明争暗斗还是有底线的!”

“底线?”

“对,听说六爷在毓庆宫时就喜欢读史,您可曾记得唐末的‘朋党之争’?”

奕??沉吟了一下说道:“可是当时的‘牛党’和‘李党’之争?”

冯谦点头道:“正是,六爷记得不差,在唐末宪宗时,藩镇割据已使朝局不堪,朝廷大臣又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入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士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两党争持日久,最后变为意气相攻,除去不同利害,已无明显的政见不同。不管政事因果,兴废存败,只要是对方提出就一概加以反对。当时朝堂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的朝政更加混乱。”

“先生说的底线,是否就是如今皇子间的争斗,只要不‘因人废事,祸乱朝纲’就算可以接受的呢?”

冯谦抬头望着轿顶悠悠地叹道:“是啊,可惜我想通的有点晚了,前一阵子我对这一两年来与四爷的夺嫡之争细细的缕了一遍,开始是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在朝内和地方都占有绝对优势,却事事不顺,处处掣肘。从朝廷中枢来看,军机中以穆中堂为首的几个大臣绝对是支持六爷的,只有一个王鼎例外,但他老城持中,也不算是四爷的人,各部中我们信得过的人超过三成,四爷的人连一成都不到,其余的都是墙头草,多也附和我们。从下面地方的情况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才纨绔 快穿女神她苏又甜 超级修神 首席总裁好专制 阴气撩人:冥妻有喜 你是我的心尖尖 宦妃有喜:千岁,劫个色 都市之修仙归来 诶?他的孩子是我的 重生之商女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