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功德(1/3)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寺里的生活很清净。
没有了以往每日山中练功的辛苦,也不像前些日子在龙虎山那样热闹。
宝玉也恢复了正常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静心打坐。
吃过了早饭,便读几个小时的书。
下午偶尔会去前山转一转,感受一下佛前的香火气息,但大多时候还是会去藏书阁里泡一下午。
突如其来的闲适让宝玉还真稍有些不适应,前段时间在罗天大醮中见识到的那些异人界青年才俊,使他越发渴望拓宽自己的眼界。
当然
这样的清修也不是没效果的。
本就不厚的《思维略要法》已经被他读的烂熟,几种观法已经牢记于心
只是想要完全掌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习。
而且。
宝玉对‘观’的认知,也有了长足的长进。
之前的他,用‘观’却不能完全理解‘止观’。
学‘法’却不懂得‘立法’。
这些天的沉浸,更让他的佛法精进了一些。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眼识乃至意识,这些都是佛法中对‘观’不同的解释,也可以笼统的归纳为‘身心’。
也就是《心经》中的‘五蕴’!
‘眼根’、‘色尘’、‘眼识’。
这三者都具备时,既可以实现‘观’,或者说看到的作用、现象。
‘观’为因,‘法’为果。
佛法云:立法为先,法为真实。
那么所谓的‘观’,这时就不仅是一种看破世间万物,追本溯源的方法,更是一种‘观念’,一种认知流程。
观法为先,并止于法。
是为止观!
也正是理解了这些,才让宝玉对三尸的压制有了更大的把握。
宝玉静修的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那被他救治男孩儿父母,也就是吴青夫妇再一次带着儿子找上了寺里,为的是专程表示感谢。
因为只知道宝玉是灵隐和僧人,但却不知道他的法号,废了一番口舌才让前山的普通僧人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宝玉再次见到男孩儿时。
男孩儿的意识恢复的还算不错,几乎看不出在不久前,少年还是一个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
虽然经过宝玉的救治,又有专业医生的治疗,但是男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耀韩娱
嫡嫁千金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神秘阴夫,不离婚
女装文艺人生
青梅竹马的坏姐姐住进我家
白天冷冰冰的顶流晚上哭着哄我
天狼异志
傅昭宁萧澜渊
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