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18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1/3)

“时举兄不会是想做第二个马森,去赢得那些清流派的一片喝彩吧?”

高拱一句话就戳中了张守直的心窝子,一时间脸红耳赤愣立在当场。

半晌,张守直才说道:“元辅,我张守直不是贪图虚名的人,你别会意错了我的意思。

这往宫里拨银子的事儿,若是没有个正当名目来,叫天下士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见张守直态度软化,高拱这才心满意足,于是答道:“历来新皇登基,朝廷都要拨银为宫里打造新的头面首饰,这有何为难的?”

“正是因此,我才不能答应这个事儿,当今陛下才多大?哪儿来的后宫嫔妃,又用什么名义打造头面首饰?”

张守直已经恢复过来,据理力争道。

“这”

到这个时候,高拱才忽然发觉,此事貌似确实有点问题,他忽略了朱翊钧的年龄,才十岁稚童,哪儿来的后宫。

高拱低头思索,回忆历代皇帝登基后的记录,貌似英宗皇帝和武宗皇帝登基时因为都未成年,所以并没有后宫,所以好像都没有开支这笔银子。

想到这里,高拱知道若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此事肯定会给人留下话柄。

他抬起右手慢慢摩挲着额头,陷入沉思。

新皇没有后宫,那做的头面首饰其实都是先帝嫔妃使用的,太子纯孝

高拱毕竟阅历丰富,只是很短的时间里就想到了个由头,只是程序上稍微变动一下,要新皇朱翊钧表态才行。

有了这个想法,高拱心中大定,于是说道:“新皇未成年,没有后宫是事实。

可新皇纯孝,他虽然没有后宫,但先帝的嫔妃都在,他为先帝嫔妃定做头面首饰,满足先帝未了心愿,也是说得过去的。”

都是朝堂上的人物,其实彼此对许多事儿都心照不宣。

高拱主动安排户部拨银给内廷,打的什么主意,张守直其实一清二楚。

但是见到高拱后,他却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

张守直也没想到高拱会想到这么个理由,沉思半晌后才点头说道:“若是陛下旨意,这笔银子自然该拨。”

若是隆庆皇帝还在,由他下旨要银子打造头面首饰,张守直就算不要头上乌纱,也得效仿前任慷慨拒绝皇帝的无理要求。

二十万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当初隆庆皇帝要马森拨出五十万两银子供宫中花销,马森摘掉乌纱也没答应。

最后,这笔银子经过大臣们反复的议论,到后来隆庆皇帝也只能把数字压到十万两。

但是,若这个要求是新皇朱翊钧所提,户部还真没法拒绝。

定制头面首饰赏赐后宫,乃是出于孝道,皇帝又是新登基,这道理讲得过去。

无论如何,洪武皇帝创建大明基业,讲求的就是孝治天下。

新皇朱翊钧至孝,若是拒绝,怕是会被士人唾弃的就会是他张守直了。

“元辅的道理我懂,可是.”

张守直犹豫道,但话开口却不知该怎么接下去。

“有何为难,但说无妨。”

高拱急性子,见不得人吞吞吐吐的,立时催问道。

“户部没银子可以拨。”

张守直无奈,只得道,“现在太仓有银一百官集团共同的利益。

“你还是尽快归拢一下周边的钱财,催一催,让这些金银尽快押解进京。

支出这一块,能扣下一段时间的尽量扣下来,不能扣的就放行,此事伱在行,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发生什么事端才是。”

高拱继续对张守直说道。

“行吧,我明日去工部问问,看工部能否垫支一部分银子,若不是急于完成先帝陵寝,工部的银子本应该是他们自己出的。”

张守直叹气道,不过随即又对高拱正色道:“元辅大人,我这还有一句话要说,若是财政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户部也只能向太仆寺常盈库借支银子,工部和太仆寺那边,可能还需要内阁出张条子。

毕竟这天下钱赋进京也需要时日,中间若是出现周转不便,除了常盈库,我是想不到办法周转了。”

“可以,若是户部真的周转不开,知会一声,兵部那边我去说。”

高拱当即答道。

现在情况特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没其他办法。

第二天,群臣再次入宫劝进,要太子朱翊钧登基继承大宝。

这已经是最近几天来的第三次,劝进仪式算是完成,太子也按照程序抽泣中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礼部筹备接下来的登基大典,实际上此事早已开始筹划,登基仪注都早已经准备妥当。

在百官散朝各自回衙门办公的时候,礼部左侍郎吕调阳就带尚书潘晟把登基仪注送到了内阁。

张居正把仪注送到高拱手里,高拱也没看,其实仪注都是参考之前大明皇帝登基的过程,除非有不可抗力,仪注内容就不会发生变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品透视小神医 武侠神功系统 菊领风骚 神级农场 快穿之主神好难当 鬼谷邪医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我的轮回女帝妹妹 毒医弃女:爆宠纨绔妃 校园风云之狂少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