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三节 府试 中(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第一一三节     要说对时局变化最敏感的,商人绝对算其中之一。而这种敏感又迅体现在物价上短短两天之内,绍兴城内的米价便涨了一倍,盐价更是扶摇直上,从三钱涨到了八钱。     飞涨的物价立刻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所有的粮店盐铺门前都挤满了抢购的人潮,商人们却纷纷以‘缺货’为由紧关店门,囤积居奇的意图昭然若揭。     久久无法敲开店门,百姓的情绪十分激动。有些青皮无赖便借机撞开一家粮店大门,进入店里大肆抢劫。老百姓见有带头的,便一拥而上,哄抢大米白面。     这下不管知府大人多怕麻烦,县令大人多么郁闷都不能再懈怠了,否则一旦个别哄抢蔓延成为大规模骚乱,几位大人可就不是罢官回家那么简单了。好在绍兴城有三套班子,衙役官差也比别处多得多。知府大人一声令下,三班衙役便蜂拥而出,迅弹压住局势。     两县又打开义仓,平抑粮价。殷家也以会稽商会会长的名义,号召各商铺开门营业,杜绝囤积居奇,以免引起民众的对立情绪。受到惊吓的商家纷纷响应,终于抑制住了物价上涨,使恐慌暂时得以制止。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就在这种内忧外扰的大背景下,会稽县试的最后一场开始了……这场又叫‘提堂’,主要是因为县试不太严密,所以县令大人需要对点中考生再进行一场面试,刷掉滥竽充数者,以选送府试而已。     对于凭借真才实学跻身‘提堂’试的童生来说,与其说这是场考试,还不如说是走个过场,然后吃县令大人一顿好的,算是小小庆祝一下,所以大多数人都很轻松的……不过总有例外之人,比如说陶虞臣同学,他便憋着一股劲呢!     想他陶虞臣同学,三岁始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衍章句,君子缙绅至有宝树灵珠之称,刘晏杨修之比,此有识共闻,非其自吹自擂。及至十三岁,便被知府大人推荐去岳麓书院,师从状元名师罗洪先,头悬梁锥刺骨的苦读五年之后,不敢说自比管仲乐毅之才,但也不觉着比黄观商辂差到哪里去。     黄观商辂是谁?人称黄六与商三元,乃是大明朝唯二两个获得‘解元、会元、状元’大三元者,前者更是把秀才考试的小三元也囊括在内。陶大临同学以这二位自比,其雄心壮志也就不言而喻了。     设想虽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雄心勃勃要做陶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道方程式 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 重回十六岁 夜落长安 最佳废婿陈阳 名门嫡后 同学你好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二世祖总在崩人设 枭宠毒妃:第一小狂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