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梦想、现实 上(2/3)
运,难度要小得多;也寄希望于开放进取的海上航运,能为这个沉重的帝国,带来习习进取的清风。 所以他早就下定决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这件事情办好。但显然还不到时候,因狗拿耗子是官场大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一个礼部官员,不能对这件事指手划脚……那样只能让相关的官员对他产生厌恶,而不会有人听他的。 只有掌握到足够的权力,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权力啊,不论你如何唾弃它,你又怎能不追逐它? 接下来,沈就意兴阑珊,草草看过之后,便返回了座船,这时队伍也全都上了船,随时可以出,他便再次感谢了天津卫的官员,与他们挥手告别。 但当船驶离了海岸不远,沈就的表情便阴沉下来,望着海上薄薄的浮冰,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看到他情绪低落,徐渭暗叹一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那个浑身上下充满g信的状元郎。但这样站着也不是个事儿,他走到沈就身边,轻声道:“外面冷,小心冻着了,咱们还走进去烤火吧。”沈就摇摇头,缓缓道:“冷点好,让人清醒。”“唉”徐渭外头看看他,问道:“还在为码头的事儿生气呢?沈就不置可否的望了望远方,那里有不怕寒风的海鸟在飞。 “其实你想多了。”徐渭宽解他道:“自从永乐十三年,罢了梅运,便一直是谐运独行,已成定例……去岁是因为皇上南巡,河道被占了,南方的粮食运不来。不得已,漕运衙门才奏请内阁,暂时改为海运权宜一年。”说着笑笑道:“现在一年之期已过,自然而然的,就要改回漕运,只要跟内阁知会一声,而不必惊动百官。”沈就深吸一口冷冽微咸的海风,抖擞精神,转头看着徐渭道:“那你呢,你对这两者有什么看法?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哪一样?”,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我呀……”徐渭摩挲着软软的下巴道:“要我说,海运固然好,但只能在运河不能通行时,比如去年、比如冬天结冰时偶一为之吧,大多是时候,还是走漕运的妥当。” 跟徐渭说话当然不必客气,沈就哼一声道:“难道你也担心所谓海禁渐弛,恐有后患,之类的说辞吗?” “嘿嘿,那你就小瞧了我徐文长了。”徐渭也不恼,拍着栏杆道:“海运的好处有目共睹,谁要说看不见,那就是睁着眼说瞎话。”消运改海运,本是个仓促的决定,但在短时期内便开通,将漕粮及时运到京师;且除了造船雇船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工程费用。 为了完成本年的海运,漕运衙门共雇海船三百余只,加上军舰护航,仅花费十五万两。只不过因为时间仓促,错过了最佳航期,所以遇到了台风,致使七艘粮船冲坏,但舴只损毁数额不大,加上抚恤不过是五万两。 也就是说,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二十万两银子便可以做到,不承认海运优于谐运的人,恐怕不是白痴就是别有用心。 “但是不能只算经济账啊……”徐渭苦笑着挠挠头道:“海运对时局的破坏,实在是大大了。漕运独行已经百五十年了,围绕着这条运河,已经形成了一个牵涉到中央与地方、官府与大户,还有那十几万的渖丁,以及成百上千万靠着运河吃饭的老百姓……巨大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在这上百年的时间里,达到了一种还都说得过去的均势。 这些情况沈就也知道,但还是默默听着,因为他现自己小觑了这个最好的朋友……一直以来,他对徐渭的认识,都停留在大才子兼大情痴的层面上,对其政务方面的能力,说实话没见过,所以并不看好。因此平时聊天的时候,只会挑些务虚的话题,对于具体政务,从不拿来烦他。 但听他对漕运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沈就知道自己还是犯了小觑古人的毛病。而且什么都自己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扛着,实在是太累了,有事做做听众,便听便思考,何乐而不为呢?的举措,都会受到很大的阻力。比如说曾经几度被热议的古莱河海道”明明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且不像海运那样,没法给沿途带来利益。它不仅可以解决漕运问题,还能直接给胶莱河一代,带来很大好处,所以山东的官员和古绅也有兴趣接纳它,但这些推动力量,还是比不了不愿改变的力主大,所以一直没有成功。” “而且也不全是贪欲作祟,还有很多堂堂正正的理由。”徐渭接着道:,恍如放弃漕河意味着黄河肆虐佘更甚,这会给中下游的百姓,带来年复一年的灾难。这点不解决,当地百姓和有良知的地方官们,便绝不会答应的。”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牵扯到这多人,这么复杂的关系,漕运还是海运,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选择打破现有格局,还是维持稳定的问题了。”见沈就露出思索的表情,徐渭深受鼓舞道:“嘿嘿,那些地方得利的家族和朝廷上下获益的官员,不舍坐视现有格局被打破的……当然,变也不是不可以,但得照顾好方方面面,让至少大多敌人的利益不受损,还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不然他们一定会全力阻挠,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魔术师之传奇
大周神棍
道神
海贼:从俘获海军女神开始无敌
春日宴
三国最强骑兵
穿书:被偷听心声后我成了团宠
修仙不如种树
极品透视眼
龙腾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