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3章 她这是在修一种很新的道(1/2)

“住手,”眼看着刚结结实实挨了邵秋实一耳刮子的衙役反应过来的时候要暴起伤人,肖树林拦在了衙役身前,他拦不住邵秋实,拦衙役倒是不在话下的,“三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挨了耳刮子的衙役哪里肯听,要说话,也等他把挨的那一巴掌换回去再说。

却是旁边的衙役见机拉了他一把,肖树林虽没穿戎装,跟普通的泥腿子还是不一样的。

察觉到肖树林的不同,另外一名衙役拽了衙役一把,才将他刚抬的手臂扯了回来。

肖树林和两名衙役主簿走到一旁,低语几句。

肖树林跟衙役主簿低语的时候,不时会看向邵秋实。

主簿和两名衙役就在那低语和瞥视中,逐渐放低了语调和姿态。

等主簿和两名衙役重新回到唐家村人面前时,已没了一开始的趾高气昂。

衙役还拿过麻袋,一边将斗里的粮食往里装一边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邵秋实并不理会衙役,只看向肖树林:“肖将军对他们说了什么?”

“说出了我的官职。”

“还有吗?”

“还有岑娘子身份特殊,不便告知。”

肖树林只是武略大夫的身份,并不足以使主簿和衙役忌惮。

且不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主簿和衙役这样做,定然不是他们自己的主意,上面肯定还有人。肖树林身为武略大夫,也没有权力过问田赋征收。

但由武略大夫护卫在侧的身份不明的小女娘,便足以使主簿和衙役忌惮了。

“十三郎君选肖将军,真是一点没选错。”

肖树林翻了个白眼:“岑娘子带我来,不就是拿我当刀使?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邵秋实十分受教,抿唇不语了。

过了一会儿,唐正康匆匆赶来,想是田赋数额核完了。???.biuai.co

见缴赋的情形无异,唐正康虽然疑惑,却也松了一口气。

缴完田赋,已经是下午,一行人出了衙门。

唐正康叫村民收拾着牛车:“岑娘子,咱们回去了。”

邵秋实点头:“你们走吧。”

你们?唐正康看着邵秋实:“岑娘子不走吗?”

“我就不走了,”邵秋实摇头,“襄城不错,我打算在这里住下来。”

“岑娘子要搬到襄城?”肖树林问。

邵秋实点头:“我要在这里施粥。

邵秋实就这样在襄城住下,开始的一段时间,她仍旧住在客栈里。

邵秋实先去找了一个画师,请画师画了一幅画。

然后拿着画,找了一个泥塑师,请泥塑师按照画像做泥塑。

等待泥塑的时间,邵秋实请着牙人把襄城逛了一圈,买下一间破庙。

破庙原是八蜡庙,近年虽然天灾不断,却不是旱就是涝,甚少蝗灾,由此断了香油。没了香油钱,沙弥熬不住也走了,无人打理逐渐破败,邵秋实便买下来修做道观。

道观修好之后,泥塑也做好了,邵秋实便让匠人将泥塑搬进去,开始对外开放。

道观开得悄无声息,既没有选黄道吉日,也没有敲锣打鼓,插香烛的灰炉和跪拜的蒲团都是现成的,只是将泥塑抬进去,打扫干净,便对外开放了。

别说是住得远一些的百姓,就是住在附近的,冷不防的都不知道八蜡庙改头换面做了道观。

即便知道,打门口经过的时候看见八蜡庙的匾额换了。

“岑道观?也不知是供奉的哪位道家仙长?”

不明所以的百姓便也没打算进去看看。

好在邵秋实本也没打算靠着道观挣香火钱,她是来施粥的。

邵秋实穿了道袍,梳起道髻,每日在道观门口支一口大锅煮白粥。

一开始,没人知道邵秋实在干什么,她镇日闷头煮粥,遇人既不招徕也不吆喝。

附近铺子里的小伙计看了几日得出结论:“嗯,她这是在修一种很新的道。”

小伙计说得斩钉截铁,周围的人顿时信得七七八八,除了修道,他们也找不出别的更好的解释。

于是没事的时候,临近铺子的伙计都站在门口,看着邵秋实修这种很新的道,试图沾一些仙气。

直到有一天,一个乞丐打旁边路过,颤颤巍巍地递出破碗:“道长,能给我一碗尝尝吗?”

“可以。”

这样说着,邵秋实给乞丐添了一碗白粥。

那粥熬了好几天,米粒都熬化了,只剩下米油,飘在醇厚浓白的米汤里,乞丐喝下一碗久久回不了神,醇香顺滑,他从未喝过这样好喝的白粥。

“还要吗?”

这样说着,邵秋实又给乞丐添了一碗白粥。

乞丐顾不得烫,慌不迭地又喝了一大口:“太好喝了,道长,你煮的粥真是太好喝了。”

“你感谢我吗?”邵秋实问。

乞丐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绝世高手 玄幻:震惊,女帝偷听我心声 退婚后,只会种田的我把赘婿脸打肿了 红楼之瑚不归 特种兵王都市逍遥 特战狂枭 死亡讯息 大汉天子之诸天召唤 我徒弟都是主角 网游之剑刃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