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回 大旱(1/2)
天启四年六月三日,傍晚。
大长山岛西北部,名叫鸳鸯港的港口。
杨承应自倭国的平户藩出发,路过对马藩、李朝的釜山、安州,经过一路颠簸,终于抵达鸳鸯港。
他这次收获比预想中的要庞大得多。
除了水师的战船,所有跟着一起来的商船,满载了各种货物,转手就是暴利。
另外,杨承应自己租的几十条船都装满了粮食和银子。
这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
等待他的却是一件件头疼的大事。
“是这里的庄稼都这样,还是所有地方都这样!”
杨承应举目远眺,满眼都是一片枯黄。
这枯黄是庄稼经历过大旱之后,緑青色变成的。
刘伯漒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这样,整个辽东和辽西都遭遇大旱。滦州一带有大地震,不少百姓遭了大难,百姓不敢睡觉,没房子住的只能露宿野外。”
“这么严重!”杨承应一下子紧张起来,“粮价如何?”
“更麻烦的事正是这件。”
刘伯漒摊手道,“起初粮价突然起来,范先生、耿将军和尚将军都按照您说的,开仓放粮,压制粮价。”
“没压制住?”
看刘伯漒的脸色,杨承应已经猜到一二。
刘伯漒点点头:“价格反而更高了。范先生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和三方协调,暂时不再开仓放粮。”
“这样做是对的。”杨承应点头认可。
“但是,有一些百姓却说,自己家中没米,恳求官府开仓。”
“这样啊。”
杨承应只稍微一想,就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如果真的是家中没米,百姓只会要求开粥棚,谁会要求开仓放粮。
放粮是要花钱的,以现在的粮价,哪个百姓能买得起。
“大帅,此事迫在眉睫。”
刘伯漒有些无奈,“粮价一日一变,不少百姓把家中存粮都拿出来,卖了换钱。”
“这帮刁民,分明是知道大帅不会饿死他们,所以故意这么做。”吴三桂骂道。
杨承应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百姓赚钱的手段比较少,好不容易赶到一个粮食高价的时候,自然愿意卖粮食。
他们赚了钱,还不是花在了金州镇,不用太担心。
这样虽然是一件好事,就怕来年又是一个大灾之年。
但,对百姓仁慈,不代表纵容这样下去。
“文书!”杨承应喊了一声。
“在。”一个俊秀的青年从人群走出来。
“我说,你记。回去润色后,立刻用烽火驿兵发给金州城、镇虏城、旅顺港。”
“是。”
“第一,自即日起,旅顺港、镇虏城不允许任何商船携粮出镇。
第二,全镇所有米行的老板到金州城,接受接见。接见之前,不允许买卖米粮。
第三,各地粮库盘库存,准备开设粥棚。”
作为金州镇最高长官和开创者,杨承应拥有巨大的威望和权力。
先用行政手段强力控制住米粮市场,接下来等着那些躲藏在背后、囤积居奇的黑手一个个浮出来。
刘伯漒微微皱眉:“大帅,您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各方的不满?”
大帅没回来前,范文程有意控制住粮食市场,却发现总有百姓堵你的衙门。
作为一个非金州镇出身,又不是一开始追随大帅的人,没有办法制止这种行为。
“不要紧,有我在。”
杨承应刀山火海都闯过,压根不怕这些:“哪个不满,让他来找我!”
得到肯定信息,文书立刻退了下去,润色后把公文发往各处。
得到公文的范文程等人立刻执行。
好几艘来自外地的运粮船,都被扣押在旅顺港。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金州镇的粮食市场几乎陷入停顿状态。
路上,但凡看到一个骑着快马、一脸焦急赶往金州城的,十之七八是粮商。
有些走门路的,直接找到了监军太监纪用。
面对这些叽叽喳喳的粮商,纪用无奈道:“咱家要是有那么大能耐,何必待在旅顺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纪公公,我等都是良善百姓,绝对没有干违法的事。”有粮商道。
“你跟咱家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得对杨承应说。”纪用道。
另一个粮商赔笑道:“草民没见过杨大帅,怕他对草民等人心存偏见,求纪公公替我们说一说。”
都说“拿钱办事”,他们一年孝敬纪用多少银子,看纪用脸色却不想管,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可偏偏天下的道理在纪用这里不通。
纪用冷笑道:“咱家是朝廷派来的监军,不是给你们跑腿的。你们孝敬咱家的,是你们心甘情愿,怎么好像咱家欠你们人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上神尊江尘烟晨雨
封灵化决
全球转生:开局成为了重瞳皇子
致命宠溺①霸道总裁,求二胎
宋宫之梦啼春闺
小领主
绝代神仙
楚月和尚巴西松子
绝品小神农
娱乐小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