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滑膛枪”VS“线膛枪”(3/4)

作品:《天地任我行之二

其实也算不上是缺陷,因为这个缺陷不是出自“线膛枪”自身,而是出自“线膛枪”的好搭档,也就是所谓“弹丸”上面。光说“枪支”而不说“弹药”就等于白说了。

众所周知,在现代的“尖头弹”出现之前,在那个“火绳枪”以及“燧发枪”大行其道的年代,子弹的形状都是“圆的”小钢珠或小铅丸,也就是中西方火器长期通用的“弹丸”形态。

而“线膛枪”在“膛线”影响之下,其枪口并不像“滑膛枪”样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而是一个分“阴线”和“阳线”的圆形齿轮状枪口。所谓“阴线”就是膛线凹下去那部分的底部,“阳线”则是膛线凸出来那部分的顶部。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采用像现在这样用“阳线”到“阳线”的方式来计算口径的话,势必就会出现黑火药“能量外泄”的问题,导致枪口密封不严,从而影响到“线膛枪”的射程。

从而也就导致当时,其实都是根据“阴线”到“阴线”的距离来判断线膛枪的口径,也就是说,“线膛枪”所用的弹丸,实则都要比实际口径稍微大那么一点点。

如此一来,也就使得士兵在通过枪口往“线膛枪”里面装填弹药之时,往往要比“滑膛枪”的弹药装填更为费劲,而且还得不停的用“送弹棍”反复敲击弹丸,否则就有可能将弹丸送不到枪管底部。

这一来二去之下,“燧发枪”本来就慢的装填速度自然就更慢了。但这不是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来回的敲击之下,由铅制成的弹丸势必就会产生形变,甚至直接卡到了“膛线”的“凹槽”当中,那么也就经常出现有了“炸膛”的风险,毕竟本身其“口径”就不匹配。“炸膛”可不好玩,那会立刻要了人命的!

反观“滑膛枪”,枪口圆润,口径是多少就是多少,只要弹丸不选错、枪管不变形,那么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弹丸装不进去或者因为子弹形变而“炸膛”的风险,因此安全系数远超过同时期的“线膛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线膛枪”射程远、精度高,但是因为装填慢,还比“滑膛枪”更容易炸膛,所以普及不起来。而“滑膛枪”尽管是射程近、精度低,但装填慢比“线膛枪”快,且不容易炸膛,所以暂时胜出了。

这就说明,“滑膛枪”在当时要比“线膛枪”性价比更高,尤其是步兵与骑兵对抗时,射速很重要!毕竟战争是群体性的,射程有优势没错,可生命更重要,至于精度,在大规模战争背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地任我行之二》 最新章节第141章:“滑膛枪”VS“线膛枪”,网址:https://www.xbqg888.com/415/415889/13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