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5)(1/5)

上回讲到清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遭遇惨败,被迫自食恶果,以“中断国运”为代价,助日本飞黄腾达!

清政府十分恐慌其“龙兴之地”遭到兵燹之灾,又转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这时,美国政府认为对清政府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便表示愿意居间“调停”。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的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前往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

但是,日本却拒绝和他谈判,理由是他乃德国人而非“清国人”,没有资格代表清政府来与自己谈判。但与此同时,日本人又傲慢地示意美国人可以要求清政府派出“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来与自己谈判。

当时,“旅顺”已失守,“慈禧皇太后”害怕日军继续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訢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西元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特聘“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恰逢当时日本军队正在猛攻山东半岛的“威海卫”。

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居然将清政府派去的这两位求和代表大臣狠狠地侮辱了一番之后,才傲慢地将其驱逐出境,让“投降派”颜面尽失。

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国力有限,而且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于是,自西元1894年底开战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起来。

所以,在国内形势愈发严峻的压力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但日方指定要李鸿章来充当“全权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无需派代表前来日本,日本将继续派遣大军攻占北京,亲自与“西太后”(“慈禧老佛爷”)面对面探讨投清朝的降事宜!

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于是,在西元1895年3月,赶忙按照日本的旨意,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以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当时,“北洋水师”虽全军覆灭,但“辽东战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地任我行之二】最新更新章节〖第439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5)〗地址https://wap.xbqg888.com/415/41588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