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演绎世界,偶发善意(1/15)

作品:《苟道不死

早在很早以前,刚入手这些典籍的时候,孟周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阅读方法。

那就是不将这些轶闻笔记,各类典籍当成一本本独立的知识载体去看,而是尽可能将不同书籍中的信息连接成一个整体,用这样的方法来丰富他的见闻,弥补因为修行时间太短、历练太少而形成的一些短板。

抱着这样的阅读理念,也是颇有成效的。

但随着阅读的典籍越来越多,孟周发现了一个问题。

同时被多本典籍提及的信息越来越多。

若描述是一致的也还罢了,但真实的情况是,基本上就没有完全一致的。

彼此大差不差,似是而非都算是好的。

甚至有描述截然相反的。

谁为真,谁为假?

哪一本笔记的著述者是亲眼见闻,哪一些著述者只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又或者大家都只是盲人摸象,只得部分,不见全貌,这才造成了各说各话,各不相同的情况?

有没有著述者心思不纯,故意挖坑埋雷的情况?

……

修行者著书的目的,和凡俗人著书有着太多根本性的不同,不能看得太复杂,但也不能看得太单纯,说不定就蕴藏着某些不可言说的目的,或者意图想要传递。

说不定里面藏着一些暗语信息,需要特定的人看到,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他要借这些典籍文字中的庞杂信息还原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修行界,以此弥补历练和见识上的短板不足,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很多信息的真伪,只需要实地去看一眼,亲自去求证一下就能破解。

可他的目的本就是想要省掉这一步么。

那就只能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线索,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它们自证,又或者彼此互证,以此不断将“真”提炼出来,将“伪”剔除出去。

但这个工作量就实在是太大了。

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牵扯到这里面去,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了。

这也是孟周后期的阅读量变小的一个原因。

现在,“万象演绎”就像是一个高效处理器。

那些他有着明确思路,也有能力完成,但却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繁琐过程,在“万象演绎”的帮助下,以超高的效率完成。

且随着孟周的阅读量越来越多,“万象演绎”的处理效率还越来越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苟道不死》 最新章节第177章 演绎世界,偶发善意,网址:https://xbqg888.com/429/42979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