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卷火星之变 第252章 平起平坐(2/3)

的,所以公开了也不会泄露隐私。

如果里面涉及到一些真实的人名,系统会用某人代替。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根据你的语音日记,进行无限扩展和引申的系统,这个系统总是能让一个人感受到好多人在与他干同样的事情,他的日常工作的独特性是有限的,或者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评估一下自己这个行为的独特性。

比如你在语音日记上留言:“我今天思考了一个很独特的问题,就是基因的编码是否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那么点评上可能会出现:“今天有三十一个人在与你思考同样的问题,你想看看他们的语音日记吗?”

于是你很好奇,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跟我一样思维这么强大的人类吗?你点进去,便看到了别人的语音日记,有的确实与你思考的问题类似,有的只是爱思考这一大类的问题。

如果你想买一辆自行车,但一时拿不准主意,你也可以以语音日记的方式发起询问,比如你说:“今天突然特别想买一辆公路自行车,感觉成本在一万五到两万块都行。”

那么系统的注释可能是:“今天大约有三十多万人与你有同样的想法,你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具体想法吗?”

如果你想继续了解,点进去之后,可能会出现:“选购公路自行车的价位和人数分布”这种类似的数据分析。

总之,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系统,如果想小,它就是一个单纯的语音日记本,如果想大,它可以向纵深无限延伸。

这样就让急于下结论的人们保持一颗谨慎的心。

它与大模型最大的区别是,用户不需要刻意去提问题,只是单纯地写日记,就可以被系统引发思维风暴。

而提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人的内心比较抵触提问题,有的人不善于把自己的疑惑概括成准确的问题,所以大模型的适应范围就很有限,使用门槛也比较高。

而记语音日记的门槛很低,可以随便说,所以这个系统更受底层老百姓的喜欢。

创新者一看语音日记的效果不错,决定在语音日记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功能,叫“小导师”。

就是在原来的扩展功能“点评”的旁边增加一个“小导师”按钮。

比如你在语音日记里留言:“今天下午去建材市场了,想买地砖,但是在市场里转了转,就花眼了。结果啥也没买成,就回家了。”

在小导师的里面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指导:“家里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