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0章(1/7)

林书友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托着罗盘,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目的地。

他们每个人都标配一个罗盘,但除了谭文彬能借助罗盘似模似样地看一点风水外,像阿友、萌萌和润生手里的罗盘,只能当个大号指南针用。

坐标点在一个乡镇下的村子里,林书友把登山包摘下,抱在怀中,在路边坐下。

旁边是个民房,民房主屋旁有个单独的小砖屋,是厕所。

林书友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一个婶子从屋里出来上瓷缸。

没拉帘子,身子一转,面朝外,后撅,半蹲,棉裤向下一扒,直接坐上了那木质带俩扶手的座椅。

林书友只觉得眼前闪过一大片白,然后马上撇过头,红了脸。

“你是谁家的伢儿啊?”

正在方便的婶子闲着也是闲着,对林书友发问。

“我不是本地的。”

“哟,讲普通话哦,呵呵,那你老家哪里的?”

“福建的。”

“福建啊,那边人是不是都做生意,很有钱?”

“没有。”

“我听说你们福建人都老有钱了,家里盖的房子都好多层楼。”

此时,婶子如同端坐在龙椅上的太后娘娘,林书友则像是座前被问话的白嫩公公。

林书友本想着继续在这里坐着,等人家方便完也就安静了。

毕竟他找到的坐标位就在这里,现在是下午,估摸着等晚上邪祟就要出来了。

但那婶子说话的声音吸引了附近几个民居里的婶子,有几个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来到这里,开始聊起了天。

聊着聊着,其中两个也开始了催,看样子她们也要方便一下。

时不时地,还会故意对林书友喊话,问问他的情况。

一个模样长得俊俏的年轻外乡人,抱着个包,在路边坐了这么久,确实很让人好奇。

最后,还是林书友败下阵来,离开了这个最精确位置,起身去了稍远一点的平房前。

平房四周是农田,门前有条小溪,溪旁有一棵柿子树。

林书友背靠着树根坐下,虽然距离远了点,但平原地势开阔,还是能清楚看见先前那个坐标点。

就这样,一直安静坐着,直到黄昏。

平房烟囱里冒出了炊烟,一个老爷爷挎着一个工具箱提着一把锯子,从外头小路上走回来。

他是个木匠,会接一些附近村里的散活儿。

子女都分家单过了,他不愿意跟去,觉得自己过日子自在,老屋里就他和老伴儿生活。

老爷爷很热情,主动过来和林书友说话。

只是老爷爷不会普通话,甚至听起来都有些困难。

林书友自觉在李大爷家住的时间里,也是学了一点南通话,可他没料到,只是从一个县份去了另一个县份,这老爷爷的方言自己竟是完全听不懂了。

一老一青,就在这柿子树下鸡同鸭讲了许久。

随后,老爷爷对屋子里喊了两声,老婆婆从厨房小门里出来,笑着看了一眼林书友,就又进去了。

老爷爷伸手拍了拍林书友肩膀,再发力想要将他搀扶起来。

林书友明白了,这是要请他吃饭。

他登山包里有补给,忙拒绝说不用,但阿友越拒绝,老爷爷越热情邀请,渐渐逐步要发展成互相拉扯。

语言不通,热情是相通的。

最后,林书友实在没办法,只能鞠躬感谢,答应了。

晚饭不在屋里吃,而是在外头摆了两张方凳当桌子,再配上三个小板凳。

这吃饭的习惯,倒是和李大爷家差不错。

除了下雨天,李大爷家也基本都在坝子上摆桌吃饭,吃饭的时候村道上有人经过时,还能方便聊聊天。

菜很简单,一碗红烧土豆,一碗青菜烩粉丝。

许是为了招待客人,老婆婆还特意剥了三个皮蛋放入醋碗,又切了一盘自家做的香肠。

老爷爷要给林书友倒酒,林书友赶忙拒绝。

解释说他晚上还得抓鬼,怕喝酒误事。

老爷爷是没听懂的,见林书友端起饭碗开始扒拉米饭,以为这年轻伢儿是真不喝酒,就自己给自己倒了一碗黄酒。

老婆婆用筷子把皮蛋夹断,夹起半块,蘸了蘸醋,送到林书友碗里。

林书友主动伸碗接了,说了谢谢。

土豆烧得软烂,香肠很香,都很适合下饭。

林书友作为练武之人,本就饭量大,一不留神,就吃了两大碗。

等老婆婆给他盛了第三碗时,喝完酒准备吃饭的老爷爷进厨房盛饭出来,碗里就只剩下锅巴了。

林书友知道自己吃多了。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

先前坐标处,不知什么时候起,竟搭起了一座台子。

台子两侧挂着横幅,顶端架着一台大喇叭。

虽然饭菜很香,但林书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傅昭宁萧澜渊 蜜里调油gl[美食] 大香港1957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冬飞寒 超级贼王 小冤家,你别怕! 我的二次元召唤 布衣神算 报告首长:娇妻已到位 召唤神将皇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