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融合火元素(1/2)

自从萧狂认识浩老头以来,伴随着他生命力的提升,他的**也经受了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痛苦,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萧狂的**强横程度也非常人能够比拟。特别是他在考场的时候进入死亡谷还有吸收张狂精血那一次,他的**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着仅仅在七十公里左右的烈焰灼烧,萧狂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压力,哪怕他现在不进入狂化状态照样可以在这里活上半个月。严格来说,烈焰的洗礼对他已经没多大用处,他之所以往里面走得更深,那是因为他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修炼“万物裁决”。

万物裁决,这是张狂的成名武学,想要将其学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张狂还没出娘胎的时候万物就发生异变,这套武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生就会的,而萧狂,想要发挥其中精髓的话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万物裁决中的万物其实大体上指的就是自然中的水火木土风雷这六种元素,第一步将自身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然后以灵气融入自然之中提取自然的元素化作自己的攻击,将灵气与自然元素合为一体,这就是修炼万物裁决的大概原理。

如今的萧狂,虽然在天人合一方面还只是初步认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修炼万物裁决。张狂曾经说过,在修真世界中,真正的武学对于任何人任何等级都没有多大限制的。这与萧狂生活的这个次元空间里面大为不同。

烈焰之地,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火焰,再加上火元素又是六种自然元素中最容易亲近的。所以,萧狂决定在这里面参悟万物裁决,哪怕只是初步掌握其中的火元素也好!

萧狂越走越深,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深入烈焰之地一百多公里,这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两千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下,就算是萧狂进入狂化状态之后都觉得有些压力,不过他并不打算就在这里,因为此时还不是他的巅峰状态。

在这里,萧狂已经可以看见不时的有火龙冲天而起,一个个火球如同陨石坠落一般到处飞舞,发出一阵阵爆炸之声,不过刘悦悦所说的烈焰聚集然后爆炸的情况他还没有遇见。不是深度还不够,而是因为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比较难遇上。

刘悦悦的目光,此时除了偶尔关注陈静非等九人之外其它的时间都是放在了萧狂身上,能够深入烈焰之地一百公里的学生在历史上不是没有,但绝对一个手掌都能够数得过来,而且这些人也只是把这个深度当成一种目标而已,却没有在这里接受烈焰的洗礼。如今她看萧狂这架势,丝毫没有停止脚步的意思。

伴随着温度越来越高,萧狂需要时而进入狂化状态第一层。如今的他已经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这一状态。自从在考试的时候洗劫了天龙高中八王的储物器之后他身上的资源可是非常富有,所以他并不需要担心自己消耗过大的问题。

萧狂每向里面走一步就让刘悦悦替他捏一把汗,当然,与其同时她也为她自己能够选上萧狂当自己的学生感到激动和庆幸。其实这也是她运气,在挑选学生的时候萧狂几乎是在最后才被选上的,所有的教官都把他当成了一个默默无闻之辈。

终于,萧狂在进入烈焰之地两千五百米左右的时候停了下来,此时,这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两千两百度,这对于萧狂来说,这种环境之下刚好适合修炼。

“呼…。。,这家伙终于舍得停下来了。”刘悦悦在远处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看着萧狂那么的勇猛,她还真有些担心萧狂在乱来。

“不过越是进入深处环境就会越恶劣,他所在的位置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出现意外的几率肯定会高不少。”想到这里,刘悦悦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道:“千万可别出事啊,那么优秀的学生如果真出现点什么意外的话损失大是小事,可身体的创伤也肯定会他以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萧狂盘腿而坐,他的意识慢慢渗入自己的脑海,张狂将修炼万物裁决的方法封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需要全神贯注地去看。

封印在他脑海中的修炼方法一一出现在他的眼帘,萧狂专心致志地按照方法修炼。

伴随着雄厚的灵气慢慢离开他的身体,萧狂也在努力地沟通自然,他有自知之明,所以不会操之过急,他需要慢慢的亲近周边的火焰,

灵气与自然中的元素毕竟不是一样的,要想将两者融合,那就必须得有耐心。

三天的时间转眼便过去,这三天的时间萧狂一直在尝试着亲近火焰。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让火元素跟他的灵气没有了排斥。

掌握了这一点,萧狂决定尝试将两者融合,这个步骤不仅仅需要耐心,而且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强行融合的话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受到反噬。

萧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次尝试,灵气与火元素的融合,这是第二个步骤。

又过去了两天时间,这天内萧狂进行了数百次尝试,数百次的尝试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至少他没有受到反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融合!”萧狂咬紧钢牙,一切顺其自然,两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替天行盗 从机械猎人开始 穿书成蛇也是条正经蛇 上古世纪:荣耀与使命 龙骑剑仙 女神的近身高手 五零俏花媳(大佬的掌中霸王花)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死亡罪名 我的吃鸡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