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日本民主政府(1/4)
随着‘日本民主共和国’在横滨成立,关东平原的建设秩序陆续恢复。[就上]中华民国运来了大批的粮食、建设物资,同时国会通过贷款法案,为日本新政府提供了资金。
日本新政府总统丰臣正羽实施‘以工代赈’的政策,只要日本民众到工地上干活,就可以吃饱肚子,并且领取到一些生活用品。
同时进行民主选举,在关东平原上重新建立行政体系。
以工代赈的劳动内容,也就是清理城镇废墟,并建设住宅、恢复水、电、通信、交通,最后就是建立工厂。
这一系列的恢复过程中,都有中华民国的财团旗下的各企业参与其中,工程基本上都是财团旗下的企业接手,然后将零碎的建设项目对民资进行招标。例如一个工程,财团接手的报价是100万元,再承包给民资,民资的报价基本上只有50万元上下。
这其中的水份极大,毕竟贷款的是财团,接手工程的也是财团,日本新政府是战败型政府,自然也就是随便拿捏。
所以国会通过的20亿元贷款,真正借给日本人的人力、物力的价值,不到一半。首先是贷款只能拿到8成,也就是16亿元。加上财团报价上浮50%左右,有的项目、商品甚至是达到100%、200%,主要也就是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商品。
等于说日本人借了20亿元,但实际上拿到的钱,只有8亿元。但是他们未来不仅要偿还20亿元,而且还要为此支付利息。
所以当时代发展之后,赔款不流行了。
如今流行的是贷款。
因为赔款太直接,会被战败国的民众抵触。然而借款就不一样了,名义上是借给战败一方钱,实际上却是和战败赔款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掠夺,而且借款所掠夺的方式更加隐蔽,并且效率更高。如果是赔款,民众会认为钱被人给抢了。而如果是还款,则会感觉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而且这样的借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掠夺的对象一开始确实能拿到钱,不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运转、发展。等把蛋糕做大了,就具备还款能力了。
20亿炎黄币的贷款给日本新政府,在扣除‘中介费’的两成之后,再加上采购、工程的上浮价格的部分,中华民国只需要付出8亿元,进而也就掠夺了12亿元的本金。每年利息5%,当年结清,相当于每年可以掠夺1亿元的利息,十年后开始返还本金,相当于可以掠夺到超过10亿元的利息。
于是,付出8亿元,可以收回超过22亿元的回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娆人公主(网王NP)
我姐是白素贞
重生之金融大亨
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二次元世界的水晶宫
黑粉
医婿叶凡
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
[综]繁华一梦
别人修炼我发癫,垃圾宗门滚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