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9章 反殖民宣言(1/9)

1936,经济大萧条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的时间中,中华民国的经济秩序已经彻底恢复。

同时,三年的时间中,让中华民国建设了一大批的公共工程。

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安稳了下来,此时的中华民国经过一系列的手工业、小商店,以及传统小农耕作模式的取缔,城镇化人口比例已经上升到了80%,而从事农业的人人口仅有3。5%。

中华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而农业人口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当中占比例最少的。但是中华民国的农业产值,却是世界最庞大的。

个人产值已经上升了人均一路上升到了4000炎黄币,按照汇率,相当于是2000美元。而普通工人的收入,一年则是1500炎黄币的水平。

1500炎黄币的普通工人收入,稳居世界第一。

而人均却是4000元,相当于有2500元分配在了高收入群体,以及政fu税收、企业收入上面。

中高收入群体也主要是那些技工、工程师,以及医生、教师、公职人员这些群体,总体占比并不大。

其中民营企业的日子也很难过,没有多少市场份额。

相当于,平均每个人口,有2000元左右的产值被税收、财团所攫取。相当于有1。2万亿的财富,被政fu和财团攫取。

而中华民国政fu和财团,则将这1。2万亿的财富,投入到建设、投资当中。

中华民国的经济总量,这个时候已经是吓死人的地步了。

城镇化进城的完成,农业机械化的完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全自动流水线,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分包出去。

一系列的领先,让此时中华民国的经济总量突破到了2。4万亿的规模。

相当于是1。2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而此时的美国,经济也仅仅恢复到了1800亿美元,经济总量是美国的六倍以上。

美国的人口,本身也比中华民国少了六倍。

再则,美国在工业体系升级上比中华民国晚了一步,而在资源优势上,美国此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了。尽管美洲资源丰富,但是中华民国如今版图庞大,加上东北亚、东南亚、中亚殖民地,以及澳洲的资源,根本不缺资源。

这个时代的工业规模还不是那么大,所以到了中华民国这样的状态,自然没有什么资源缺乏的问题。

当然美国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国民整体素质要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冰封魔剑 今天也没有霸气侧漏[娱乐圈] 释道狂儒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我打怪能爆神通 超时空微信 鉴宝狂少 妖怪生存指南 女教授的日常小男友电影 南朝玄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