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约旦河的上空(1/5)
双方都在疯狂的备战,三个月的时间,让英法美等国埃及地区,集结了三百万陆军,一场捍卫欧美非洲殖民利益的行动在欧美各国看来,已经非常重要了。
此时中华民国以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拿下印度,这也意味着中华民国的势力范围已经非常大了。
整个亚洲已经都被中华民国所掌控,同时澳大利亚那边这次却是没有响应英国,还开始闹独立了。
澳大利亚也已经被中华民国给掌控了,这意味着大洋洲也不再是欧美所控制的区域。
中东地区,中华民国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只有阿曼、也门还在英法手上,但是作为如此靠前的地区,基本上也没有保住的希望。这些地区殖民利益不大,英法也不是很看得上。
非洲这个时候如果再被中华民国所掌控的话,那么中华民国将得到一个原材料丰富的产地,非洲很多国家实际上资源是很多的。如南非,如刚果等等地区。
非洲丢掉的话,欧美列强也就只剩下欧洲、北美、南美三个板块。而中华民国则将有亚洲、澳洲、非洲三大板块,如此一来欧美就彻底的没有优势了。
所以这一次战争在英法美看来是不得不打的,德国同样也派出了一些部队加入联军当中。德国明显还在寻求击败英法的机会。
中华民国这边也在集结兵力,国防军大量兵力已经集结在了中东地区,双方在约旦河附近爆发了一些军事战斗。
不过中华民国还没有发起主要进攻,因而看起来像是一场军事对峙。
中华民国在1937年,已经复员、扩编了600万陆军,此次解放印度出动了上百万国防军,而在中苏边境上,又集结了300万大军防备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兵力为200万。
苏联方面在中华名扩充军备后,也立即扩大了军队规模,此时的苏联陆军,在兵力方面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七百万。
斯大林的想法是,质量不行,可以用数量来弥补。
而且此时的苏联,在军事技术上,实际上比历史上的苏联还要好。因为欧美为了对付中华民国,对苏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输送。所以苏联尽管在成立的时候被中华民国狠狠的削弱了,但是战争潜力依旧不差,反而比历史上还要强上一些。只是苏联在战略上显得比较被动,特别是在能源方面,苏联此时开辟的第二巴库油田,位于巴库地区,一旦战争爆发,离前线就太近了一些。
而且此时的苏联,东面是中华民国,而西面虽然隔着一个波兰,但是德国对苏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家王妃是神医
上古卷轴天际之子
武神纪元
机甲天王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重生之点亮科技树
爵迹
墨倾江刻
龙门诀
哈喽,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