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产业分布(1/7)
ads_wz_txt();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第338章 :产业分布
几个主要的预算项目,占到了60%的财政预算,剩下的400亿则由其他部门瓜分,其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治山治水的预算再度提升。
特别是治理山水方面,这次是真正的全国性的治理。
植树造林、退耕还草方面的政策也有所完善,扶持力度有所提高。而最主要的就是黄河流域的治理。
黄河流域随着黄土高原的生态崩溃,曾经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古代的中心区域,其地位实际上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中国的文明中心,实际上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如何让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过来,将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投入的项目。
拦沙大坝是要每年坚持建设的,这样可以将泥沙拦下来,使泥沙不入黄河,也使得这些富含有机物的泥沙能够留在黄土高原,而不是让黄土高原进一步的变得更加贫瘠。拦沙大坝所在的地方,绿化更加容易。
这种拦沙大坝,以前都是黄土高原上的民众自发的建设的,从而在大坝的地方拥有更好的农业资源。但是这种建设量很小,毕竟民众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和物力,人力也十分有限。
西北政fu自从财政变得比较宽裕之后,以及在黄土高原上将人口大量迁移到西域省等地区后,黄土高原上的人口减少了,每年对黄土高原上的治理投入也增加了。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情况有不少改善,泥沙入黄的规模也明显减少。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情况比较不错,到处都出现了绿荫。
1920年华北大干旱,黄土高原的绿化遭到了一定打击。不过这个时候没有吃草根树皮的饥民,只要有降雨就可以很快恢复。
1921年的财政预算中,中华民国预计明年投入到黄土高原上的治理费用将上升到10亿元。
另外则是对黄河的治理,主要就是冬季对河床进行挖掘,将淤泥清理出来,并将淤泥运去肥田。河南等黄河流域省份经过历代的耕种,土地已经变得比较贫瘠了,这些淤泥中却是富含有机物。
再有一个就是对华北各省的农用土地进行治理,采取轮流耕种制度。一个是施加堆肥,一个就是种上几年的小麦、玉米之后,在土地上种植牧草,以增加突然有机质的含量,种地还要懂得养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秘酷宝:亿万爹地别嚣张
放手!本宫要飞升!
亦问仙影
我侄子戒心实在太重了
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
傻子王爷妖孽妃
颠覆剧情[综]
匪相记
九天龙皇张若尘
凶案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