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节 自由选择(2/3)

够战胜那些刚烈的父性。从而转移注意力,避免与父性激烈对抗时,所产生的焦虑和紧张。

如果失败,潜意识本能所产生的”意外与惊讶“,自然会抵消一部分痛苦,降低这种”精神洁癖“。

如果仅是用意识层面的道理去说教,让他放下完美,难以起效果。

因为他不能真心接受的道理,只是对关注他疾病的人感觉温暖传授道理的人又成为他依赖的转移他又必须为维护老师继续抗争,周而复始。

就像前面所说的:患者明明深刻理解了――过度维护最在乎最爱的人(特指母亲的母性),会导致人格失衡,父性施压,最终导致强迫。

但当他放弃维护,接纳父性,又导致与母性的分离,诱发抑郁。

原因就在于,他这种接纳过于机械,还是存在着受人暗示的因素。

就比如说:某个人曾经爱一个女孩爱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后来经人开导,终于知道是自己失去男子气概,太过妥协,太没自信;如果恢复了男人的气概,追求女孩的能力会变得十分强大。

道理固然十分正确,但人人往往容易产生错觉的是:自以为教给他勇气;但实际上是在另一角度否定了他做为男人的勇气。

因为他如果真的有男人的勇气和斗志,还用得着别人教吗?

同为年轻人,现在却以高高在上的教导者的身份去教导他,你又置他于何种地位?

所以,患者往往对那些“教”给他勇气的人特别感激,甚至妥协。

原因就是他并未记忆起曾经天生的那种男子勇气,还只是受人暗示。

就像患者在经过分析后,发现了许多全新的想法

以前放不下的,纠结的、害怕的、愤怒的……

现在统统都转变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已经真正改变了,但结果并非如此

因为每次他领悟出新的想法,心中可能会感慨:"啊!原来那时候xxx说的是对的我那时还一直为此争论不休,无法放下呢!"

这看起来十分正常,但对于患者来说,他又会极其隐秘地向那个xxx极度妥协

认为正确的概念来源于xxx,而不是自己

极度妥协与退行满足是等同的

可想而之,心理疾病还不会离开他

他应该说:"就算你说对了又怎么样?难道你说了,我自己就不会说了吗?"

但要达到这个心理高度,必须要他自己恢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都市之天下无双 医手遮天:天才萌妃小神医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国产超级队长 机关沉浮:女教委主任 武逆狂尊 穿越从山贼开始 仙途魔路 网游之骑士传说 萧飞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