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圣人出世(2/4)
饮了茶水,萧瑀终于忍不住问道:“房二郎这书院当中,施行文武并举之法,学子做学问的同时,亦要修习武备、勤练射御之术,长此以往,岂非文废武兴、倒行逆施?若朝堂之上充斥着披了文人外衣的武夫,恐非是帝国之福也!”
他终是传统文人,固然不排斥武人,但若是往后朝堂之上的官员动辄拔剑厮杀、血溅五步,却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武者固然能够开疆辟土、平定天下,但是治理这辽阔的帝国疆域,那还是得文人才行。
这并非萧瑀愚昧,实在是中原大地久历战火、生灵涂炭,所有人都对武人有着先入为主的误解,认为之所以天下板荡、烽烟四起,正是因为武人作祟、不可遏制造成的。
若是天下尽皆读书人掌权,大家纵然理念不合亦可对坐论道,何至于刀兵相见、杀人盈野?
说到底,人们实在是对于南北朝以来的遍地杀戮心有余悸……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唐朝覆亡之后,大宋于遍地狼烟之中立国,汲取了往昔的教训却又矫枉过正,一味的重文抑武,终于养成了一群朝堂之上慷慨激昂、两军阵前一无是处的官僚,空有血性却无杀敌之本领,只能使得神州陆沉、江山破碎。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老祖宗都明白的道理,这些个自诩精英的人杰却始终搞不懂……
孔颖达哈哈一笑,拈着茶杯对萧瑀说道:“宋国公怕是并不知房俊之打算,那厮不仅要此间学子文武兼修,更要建立一座格物院……你可知这格物院,究竟是干什么的?”
萧瑀还当真是首次听闻此事,奇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乃《大学》倡导的‘三纲八目’之一,修习格物乃是学子应有之义,何足为奇?”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便是天下文人所推崇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数代以来,奉行不悖。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