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十六章 背后有人(第二更)(2/3)

了。大明嘉靖年间曾经在地方试点一条鞭法改革,万历九年由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广。一条鞭法将实物税改为银钱税,在可操作性上有很大改进。通常情况下,在面对地方大灾时朝廷都会免税,可旨令没有下达谁也不敢擅自做主。毕竟粮食这个东西府衙又不能凭空变出来。而如果是征收银钱,便可以用府银先行垫付,如果朝廷免除灾区税赋的旨意下达,就可以将这部分冻结的银钱解冻。这就是银钱税的优势。但现在偏偏就是征收实物税,谢慎也是无可奈何。此时此刻他真切体会到地方父母官的不易。不光是官府之中,百姓与官府,百姓与缙绅,缙绅与官府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也需要父母官出面协调。谢慎是想为潞安百姓争取赋税减免的,但矛盾点就在于时间。“本官自会奏请朝廷减免潞安府的税赋,但在此之前春税还是要征收的。”谢慎明显觉得自己底气不足,但态度还是要有的,不然官府的威望何在。那王贵却似找到了谢慎的弱点,一通连珠炮似的的发问,逼得谢慎一时语噎。奇怪......那王贵不过是个寻常百姓,却巧舌如簧,满嘴的大道理。这倒也罢了,但此人句句扣在关键点上,像是提前打好了腹稿,只是在堂上再念出来。难道这王贵有未卜先知的独门绝技,预料到了官府要问的问题?这背后该不是有高人在指点吧?谢慎并不是一个阴谋论者,但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产生了此种怀疑。这个王贵表现的太过完美了,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到无可挑剔。莫说是个没读过书的寻常百姓,便是换成谢慎这样的状元郎也不一定能够即兴发挥到如此地步。要知道论嘴上工夫,满朝文武还没有几个人能够比上谢慎。谢慎觉得不应该仓促结案,便一拍惊堂木道:“来人,把诸人犯收押入牢,择日再审!”左右衙役立刻上前一步,将跪倒在地的刁民拽起拖下堂去。............离开府衙大堂之后,谢慎径直来到李同知办公的衙署。同知大人自从被暴民一通殴打后,就似霜打的茄子似的很难打起精神来。正自养伤的李同知见谢知府来了,强自挤出笑容道:“知府大人怎么来了。”谢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本官刚刚开堂提审了那些殴打李同知的暴民,可对方却咬住灾情二字不放,拒不交税。”他将详细细节讲给了李孝基,李孝基听后自是恨得牙痒痒。“知府大人,这些暴民肯定是受人指使,光凭他们怎么可能想出如此滴水不漏的说辞!”谢慎点了点头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手中没有证据,也不好直接定夺,这才会来找李同知商议。”李孝基接道:“知府大人但讲无妨,只要下官能办的一定不推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