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书生陈越(1/2)
第1章 书生陈越
“不对,这里不是我熟悉的帝都!”
陈越张开双眼,大惊失色的咆哮了起来。
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古朴的街道,青砖铺地,黄尘轻扬,街道的两边,是一连串古色古香的建筑,青布制成的幌子,黑红相间的酒旗,屋顶上的青瓦,远远的雕梁画栋,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真实。
街道上的人川流不息,人潮如织,身上的服饰,像极了中国古时候的宋朝。
作为帝都知名大学的讲师,陈越研究的课题,恰恰就是古代的诗词,通过那优美的文字,对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沿革,已经算是有着足够深的了解了,因此很快就通过这些知识,判断出了自己现在正处身的年代。
只可惜,这样的判断却是完全错误的,脑海中如潮的记忆彻底的否定了他之前的想法。
现在的他,生活在一个名为大康王朝的国家,虽然这里的历史和中国的古代相当类似,但是却也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这是一个以儒家为主要统治思想的世界,但是这里的儒,却和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董仲舒,朱熹,唐太宗和宋太祖之类的人物,儒生并没有被八股文束缚住头脑,而是以最基本的儒家七艺,作为立世处身的根本。
和通常所说的礼乐射御书数的传统六艺不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除了博学通文之外,更是一位剑术的大家。
据说孔子在当年周游列国至秦国之时,恰好义渠蛮人数十万攻击函谷关,将孔子师徒围困在了孤城之中。
危难之际,孔子挺身而出,左手紫微剑,右手春秋笔,剑斩近敌,笔杀远囚,于乱军之中杀的七进七出,一战之间,斩杀义渠蛮人三万余众,以致城关一夜之间,城墙完全为血水染红,干枯的护城河中血流漂杵。
为了威慑来犯的义渠蛮人,孔子将手中的紫微剑和春秋笔插于城头,并狂呼三声敢犯我华夏之威者,虽远必诛,此城因此典故,亦被称为书剑城。
由于感念孔子驱除义渠人的功绩,当年的大秦之王将书剑城作为封地上次给了孔家,并亲自为孔子和其门下儒门子弟题写了一副当门联,“剑镇千里,书传万世。”
此后,孔子与其门徒便在书剑城中居住,开办学堂,极力的宣扬儒家的主张,而大秦则携强大的兵势出兵函谷关,最终统一六国,定儒教为国学,并以孔子为大司寇,儒学因此开始兴盛。
秦定鼎后十年,孔子最终身陨,临死之前,天地间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孔子仰天怒吼三声后,最终身化阴阳鱼隐没于天地之间,足足盘桓三日而不去。
三日后,阴阳鱼崩裂,自此人间乃有文武二气,文曰浩然,武曰威烈,恰好对应儒家的七艺,诗,乐,书,数四艺为文,应以浩然,剑,射,御为武,对应威烈。
自孔子死后,大秦二世而亡,而与地球历史的巨大分歧,自此开始出现,灭掉秦并继承了秦国江山的乃是楚霸王项羽,而那个汉王刘邦,虽然一如地球历史般偷袭项羽身后,却最终敌不过项羽的绝世勇武而身死,最终将天下归入项羽的手中。
这个时代的项羽,并不如地球历史上那般心胸狭隘,妇人之仁,而是一位有着大魄力文武双全的领袖,而其亚父范增,本身就是出身儒门,儒家的正统地位,因此得以在大楚保存。
在这之后的千年之中,虽然朝代更替,却并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没有把孔门儒学解释为理学的程朱二子,因此其他的诸子百家也得以保全,从而形成了儒家一门为主,其他众家百家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
此时的陈越,正当街坐在一户笔砚店的门前,身下一张藤木制成的逍遥椅,脚下横七竖八的倒着几个大大的酒坛,嘴里有着浓浓的酒气。
拿起手边的铜镜,呈现在其中的赫然是一张不过十七八岁的稚嫩面孔,倒和陈越十七八岁时的样子颇为相像。
只是,虽然年纪小,但是这张脸上,却满是苍白和抑郁之色,看上去倒像是一位看尽了世间沧桑的耄耋老者。
这一世的他,名字依旧叫做陈越,父亲原本是这家文具店的老板,又开着一家小小的造纸作坊,家境本来还算殷实。
也正因为如此,陈越自五岁便开始读书,天资聪颖的他不过十四岁的时候,就成功的考取了童生,成为了本地年纪最小的童生考取者,神童之名自此传遍乡里。
大康建国后,为了能够拣拔专业的人才,一改之前只有文武全儒才能够为官的习俗,而是根据文武间的差异,将文武分开选拔,分成文儒和武儒,精擅文武之道者,则成为全儒。
陈越不仅文才出众,因其舅父乃是军中检校的关系,在十四岁的时候,已然能够开的了一石的弓,骑得了烈马,文武双全,剑术更是在乡中无人能及,俨然乃是全儒的典范。
可是,就在三年前,他正准备一鼓作气,考取秀才的当口,家中却遭遇了巨变,老爹花费巨资新开的造纸作坊,一夜之间被付之一炬,全家的财产,只剩下了这一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追来的特种兵老公
一夜掠夺:兽虐总裁,请你温柔!
位面之金榜题名
深空彼岸小说
猛男诞罗军丁涵林倩倩宋妍儿
仙子的修行
我召唤的是神兽
最强水兵
巫女的时空旅行
天乩之白蛇传说